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552|评论: 114

刘奇葆:灾后重建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谈灾后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最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民生。离开了民生这个基点,建什么、怎么建设,都失去了救灾本来的意义。把民生摆在第一位,就抓住了重建的根本,就是真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搞任何形式主义、形象工程,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对良知的践踏,必须坚决杜绝。

  灾后重建,一砖一瓦鉴民心。每一项工作都展示着党委政府的形象,绝不容有丝毫的懈怠,以民生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灾区人民的期盼,绝不容有丝毫马虎,必须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是老百姓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每一分钱都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支持,绝不容有丝毫的浪费,必须用在群众受益的关键处,花在恢复重建的刀刃上,实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使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成为人民得实惠的过程。

  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从“敬”中发现规律,得到宝贵智慧;从“畏”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要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充分汲取各方意见,组织专家对重大事项深入论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怕麻烦的思想和一味求快的心态。要尊重民愿、集中民智,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各项工作都要从长计议,按规律办事,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灾后恢复重建,建设质量是“生命线”,更是“经济线”、“发展线”。要高度重视建筑质量,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尤其是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设施要充分考虑避险避难的需要。绝不能因为怕花钱就降低标准、绝不能因为赶进度就忽视质量,做到灾后恢复重建不能隐患、不能遗憾、不能包袱,这也是对人民负责。

  如果说,抢险救援和安置受灾群众是百日攻坚,灾后恢复重建将是千日奋战,是百米冲刺后的万米长跑。我们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超常的工作,告慰逝去的生命,回报社会的支持,满足人民的期待,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上一篇:刘奇葆:灾后百日 感谢关心支持四川地震灾区的网友们

网友评论:

评论员文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2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8-2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对,千万别搞花架子。劳民伤财的例子曾经太多了

发表于 2008-8-2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书记的这番讲话太重要、太及时了!但还是要健全监督机制来确保讲话要求和落实!

  


发表于 2008-8-2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灾后恢复重建,建设质量是“生命线”,更是“经济线”、“发展线”。要高度重视建筑质量,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尤其是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设施要充分考虑避险避难的需要。绝不能因为怕花钱就降低标准、绝不能因为赶进度就忽视质量,做到灾后恢复重建不能隐患、不能遗憾、不能包袱,这也是对人民负责。

说得太好了~~~

恢复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建,应该是更高水平的建设。

虽经灾难,但我们却依然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    我们要创造一个新家园,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发表于 2008-8-27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落实到实处!

重建工作任重道远,只有鉴定信心和信念,本着为人民做事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办实事。

发表于 2008-8-27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帖的全是正面的,有一条显示"内容被屏蔽".给人的感觉是:只准说好不准说坏

发表于 2008-8-2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首感恩的心响彻天空。四川人民更以实际的行动,速建板房、抢通公路、预防疾病……无论是物质家园还是精神家园,我们的重建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英明指导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诚然,作为旅游大省,四川经济受到了地震的重创,但地震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四川精神!四川人民的乐观精神可以在灾后重建中一览无遗。没有怨声载道,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苦难之后,四川人民站起来了!在苦难之后,四川政府更为高效!把四川建设成为西部经济高地的美好愿望,也将指日可待。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08-8-2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灾后重建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不能让悲剧重演戏!检查组的行为足以说明,我们的政府真正心系人民,心系人民的安危。真正做坚持了“以人为本”、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省委书记刘奇葆领导下的人民公仆、是四川人民的福音!

  支持刘奇葆书记!

发表于 2008-8-2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一个朋友下乡镇去检查村民的重建房屋质量时,村民们为了省钱,继续以没有丝毫钢筋的墙壁,搭建起2-3楼高低不一致的楼房。检查组一经发现,便立即要求地方官员组织推倒重建,一定要修建符合规定的、安全的房屋。

检查组的行为足以说明,我们的政府真正心系人民,心系人民的安危。真正做坚持了“以人为本”、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省委书记刘奇葆领导下的人民公仆、是四川人民的福音!

发表于 2008-8-2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奇葆书记是个务实的书记!我们支持您!你辛苦了!

发表于 2008-8-27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超常的工作,告慰逝去的生命,回报社会的支持,满足人民的期待,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感谢您!刘书记!

发表于 2008-8-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灾后恢复重建,建设质量是“生命线”,更是“经济线”、“发展线”。要高度重视建筑质量,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尤其是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设施要充分考虑避险避难的需要。绝不能因为怕花钱就降低标准、绝不能因为赶进度就忽视质量,做到灾后恢复重建不能隐患、不能遗憾、不能包袱,这也是对人民负责。

发表于 2008-8-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夜的昙在2008-8-27 9:53:00的发言:

四川人民更以实际的行动,速建板房、抢通公路

~~~~

板房没人住,公路还没通~

大热天的,板房闷热,住着肯定不好受。但现在秋天已至,慢慢环境相对要好一些了。总比露宿街头,居无定所的要强一些。

公路还没通,抢修人员也在努力昼夜加班的工作。记得有些记者朋友去驻地采访时,由于本身有退病,在湿气重、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下,会经常腿痛。可想而知,前方的工作人员,多么的辛苦。

对战斗在前线的人,我们都来致敬。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8-2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夜的昙在2008-8-27 9:44:00的发言:

那是在制造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有故意不让上面得到真实反馈的嫌疑!

似乎人让觉得领导就是听不得真话的一样,其实领导本人是想听到真话的吧,只是下面的人太自作多情了一些~~把领导当成先天性的心脏病,怕听一点点真话就得被急救~

在中国做领导也可怜~现实中没人对他们讲真话,上网了也看不到~

    中国特色?

j

发表于 2008-8-2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灾后重建确实不能搞形式主义,这关系到灾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灾区能不能快速的恢复,快速的发展。

灾民救助、灾后重建应该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我们应该改变工作作风,不能光听汇报,应该建立一个畅通的意见反馈渠道,这样刘书记也才可能知道各地的真实情况,也才知道哪些地方在搞形式主义,才好及时纠正,使刘书记的指示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使老百姓得实惠。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老百姓有了一条更直接的意见反馈渠道,如果发动群众通过互联网把意见建议快速反馈回来,将起到很好监督作用。有了群众的监督,我相信谁也不敢马虎。

灾后重建不是恢复,要规划好。不要今年修了,明年拆,为个别领导谋福利。

发表于 2008-8-27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灾后重建,规划先行.重建的家园一定是要美好的,而不是草草了事.

地震是灾难,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将灾难转化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发表于 2008-8-2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嘛!!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搞那些形象工程\花架子工程,除了想给自己捞政治资本和谋私利外,还有啥子意思嘛?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不听招呼,看不清形势的官员也该醒醒了,花架子工程最终是害人害己!!!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8-8-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奇葆书记灾后恢复重建抓三个重点,反三种“倾向”叫好。

为奇葆书记灾后恢复重建抓三个重点,反三种“倾向”叫好。

四川的灾后重建正在迅速开展,面广,项目多,任务重。如何确保灾后恢复重建既好又快,奇葆书记抓住了三个重点:一是重建的根本是民生。“以民生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情怀。因此,要从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反对搞任何形式主义、形象工程。更是毫不留情地批评某些地方官员的“嗜好”!

 二是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尊重自然,按科学规律办事。“敬畏自然,从“敬”中发现规律,得到宝贵智慧;从“畏”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因此,要坚决反对“长官意志”,盲目蛮干。我们现在做的决策,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要确保灾后恢复重建的质量。建筑质量是“生命线”,更是“经济线”、“发展线”。 因此,必须坚决反对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灾区人民的期盼,绝不容有丝毫的马虎,绝不能因为怕花钱就降低标准,绝不能因为赶进度就忽视质量,做到灾后恢复重建不留隐患、不留遗憾、不留包袱,这也是对人民负责。”

  我们为奇葆书记灾后恢复重建抓三个重点,反三种“倾向”叫好!

发表于 2008-8-2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重生态效益的考量是善待灾区固有自然生态的需要。地震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大量发生,给灾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让一个村、一个镇原有的面貌彻底改变。地震的破坏力人力无可控制,但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否却是人力可以掌控的。如果在不宜开发的地区过度开发,损害的将是自然生态,一旦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自然以次生灾害的方式惩罚人类就变得无可避免。灾区重建需要善待自然,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重建才能站稳脚跟。

  注重生态效益的考量是修复灾区固有自然生态的需要。地震不仅导致大量生物死亡,而且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生态结构,其结果是造成疫病发生和传播的几率上升。为阻止这种危险的出现,大量消毒药剂被广泛用于灾区,加之尸体腐烂和地下病菌,地下循环系统被污染的可能性增大,灾区的自然生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如何把这种局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尽快予以修复,是灾后重建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既关系到短期的生活恢复,更关系到今后长久的生活重建。

  注重生态效益的考量是修补灾区固有生态循环的需要。灾区多处于山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地震将原本和谐的生物链条打断,不仅使大量动植物遭到损害,而且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受到破坏。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作基础,人类社会的架构稳定将是一句空谈。生态循环的稳定在灾后重建中摸得着、看得见,诸如工业厂房选址、村庄建设等等都要合理进行,给自然生态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不能急功近利。

  注重生态效益的考量是保障灾区其他重建效益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传统、特色均是生态的一种反映。灾区很多地方属于少数民族居住地,长久以来,无论是房屋结构、耕种方式,还是其他一些生活习性,他们都保存和延续着本民族的习俗特色。例如住房,他们和汉族房屋的建筑材料和模式可能都不一样,如果仅按照汉族模式重建,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又例如厕所,如果农村重建房屋均使用马桶,不仅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也会对农户生产积肥和沼气利用带来消极影响。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