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就和砖家扯淡。第一条不扯了,当时攀钢领导为什么做出背信弃义的决策已经不重要,大家也看到他们所标榜的“负责任”,现在重要的是面对事实。
我想聊聊第二条,“2. 亏损的问题比较复杂。 新钢业兴旺的同时, 也是全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时候, 经济增长高速的时候,全国钢铁企业普遍盈利。也正是在2000年前后的10几年时间内, 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如今钢铁产能过剩的局面,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 全国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下降, 钢铁企业开始普遍微利甚至全面亏损。假如新钢业维持到现在, 它是盈利还是亏损还是真的不好说;
钢铁企业是高污染行业, 往往是环保指标越先进,产品成本就越高,盈利就越低。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为什么在全国钢铁企业普遍亏损的今天,一些小的民营的企业仍然能过盈利和发展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环保成本比较低!(固定设备成本少、更主要是环保设备的运行电力消耗少),当然它的行政管理成本也比大型国有企业低得多(这是他的优点, 也是体制造成的差异);
西昌钢钒的亏损的原因, 我想主要有: .a 大环境的影响,大家都在亏损;b. 他还在试生产, 没有验收,没有形成配套能力;c. 产品结构不怎么合理,它现在的主要产品是板材;d, 管理上有问题, 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他们的员工2 地奔波,在攀枝花他们是嫁出去的女儿, 在西昌他们没有归属感, 情绪低落。”
很不幸的告诉楼主,新钢业从2001年改制到2013年,哪怕是所谓的金融危机期间,没有那年是亏损的,给股东创造的累计利润10个亿以上,给政府上交的税收也在10亿以上。所以,外部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新钢业如果不关停,它同样是盈利的。
楼主把新钢业的盈利和西钢钒的巨额亏损归结为环保成本的差异,那请问宝钢去年盈利60亿,同时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大部分都在盈利,难道都是人家环保做的比西钢钒差?至于你说的大环境造成大家都在亏损更是无稽之谈。根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 亏损面仅为24%,同样上市钢铁公司的的亏损面也仅为30%左右。何来大家都在亏损之说?其实你找这条理由倒是多次从攀钢的发言中找到了这样的推托之词。
至于楼主所说的西钢钒员工没归属感,我更无语了。难道当时有人拿刀逼着他们来西昌的?新钢业把自己老区较好地段的土地腾给他们修了宽敞的经适房,他们拿着比新钢业高的工资,享受着比新钢业多的福利还士气低落?新钢业员工大部分都是外地来的,凉山本地人并不多,那灰不溜秋的新钢业员工是不是更没理由为企业创造效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