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是为了方便接送师生上学和回家而特意购置的重要代步工具,也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近年来校车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及出现的问题也愈来愈引起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0月28日,笔者随广安区交通、教育、交警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一道,对城区幼儿园的校车安全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发现这一关联千家万户家庭生活平安与幸福的校车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有效加强校车安全监管,防范于未然,成为广大市民及政府部门的一大关注热点。 现场目击:安全隐患突出,现状不容乐观
当日上午,笔者随检查组一道,深入到城南片区的9所幼儿园,重点对校车车况、标识及驾驶员资格等进行了检查。随着检查的逐步深入,现场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笔者的担忧。 在西溪新城内的“春田花花艺术幼稚园”,细心的检查组人员发现,校方擅自将校车后部座位进行了改装,在拆掉最后一排座位后,在四周搭起了一圈固定的座位。最不可思议的是,校方在靠车后部的座位下还安放着一个大大的气罐。参与现场检查的交警一大队副大队长刘亮告诉笔者,改装座位是绝对不允许的,在座位下安装气罐更是给幼儿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智多星幼儿园”,校车车窗玻璃上贴着深颜色的防爆膜,从外朝内看,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打开车门后,笔者发现在第二、三排的座位间,放着重叠起来的6个小胶凳。同时,该车车门上也未标识出核载人数及学校名称。检查组指出,所贴深颜色防爆膜及车内的小胶凳充分说明,该车存在有超载和故意逃避交警检查的嫌疑。 检查中还发现,其他校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载、车窗缺少防护栏以及车辆保险不够完整等现象。检查组人员逐一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限期纠正,确保从源头上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市民反响:加强校车管理,确保生命安全 在对校车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检查组每到一处,都引起市民的极大关注。大家在对政府部门加强校车安全监管表示肯定和赞赏的同时,也对校车安全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家住高岩片区的市民龙女士告诉笔者,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在将自己年仅3岁半的女儿塞进前来楼下接孩子的校车内时,看到车内孩子两个或三个挤坐在一个座位上,心里便担心不已:“只有8个座位的校车,结果往往要装到近20个孩子,高岩路段车辆密集,一旦出事后果真的难以想像!”龙女士说。 在东方街居住的杨先生说,以前是家里老人坚持接送孩子,但自从8月份老人身体出现不适之后,只得让孩子坐校车上学了。在从媒体上看到其他地方发生孩子闷死在校车内的报道后,杨先生和妻子常常有些担忧。他们表示,希望政府、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幼儿园等各方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共同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政府举措:强化隐患排查整治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随着幼教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区各幼儿园之间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几乎每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校车。这给孩子们上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政府部门在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区交通局副局长聂文亮表示,将定期不定期地加强对校车的安全检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督促校方认真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车况良好,具有国家公安部统一规定的喷涂标识,在购买车辆交强险的同时,积极鼓励购买乘者险、三者险等险种。严格把关驾驶员资格(包括驾龄、驾驶经验、安全行车情况等),强化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等。 交警一大队副队长刘亮告诉笔者,交警队对每所学校的校车都安排了联系民警,详细掌握校车、驾驶员以及校车运行时间、路线等基本情况,对运载学生情况进行查验,及时发现并制止超员、超速等重大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要求必须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3年以上、3年内未发生过交通死亡责任事故、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内无累计记分满12分、未受过刑事处罚的驾驶员方可驾驶校车,每个月还要组织校车驾驶员参加由交警队举行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文明行车意识。 区教育局教育股工作人员熊利琼表示,教育部门规定校车的车型应当是客车,并须经教育局进行严格的登记审核,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明确幼儿园法人负责校车的管理职责,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强化家长、学生及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对园长及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格驾驶员资格审查,确保从源头上消除校车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