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61|评论: 21

珍贵的川北民俗———— 踩梁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8-10-19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踩梁   文 / 邓四平
 
小时候,家乡川北小镇的房屋几乎全是穿斗结构的木瓦房,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的木板门,屋前的院坝铺满青青的长石板,屋外竹树环绕,树影婆娑,雀鸟欢跳其间,鸣声宛转,宛如神奇的童话世界。
一进冬天,农闲之时,家家户户便都兴高采烈地杀了年猪,那也是农家修新房最热闹的时候到了,尤其是立新房子那天,更是庄重、严肃、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般喜气洋洋。
一堆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干或湿、或曲或直的木头是木匠师傅们修建木瓦房的主要材料,也是他们放牧匠心的最好素材。墨线轻弹、钢锯闪耀、斧子飞舞、凿子穿梭、刨子推动,在木匠笔直犀利的目光揣度下,在匠心独具的不断斧削中,即使是一根略显弯曲的木头,也会慢慢被修正成一根直料。木屑乱溅,锯末飞洒,刨花舞动,“木头虽曲,匠心为直”,单调重复的拉锯、推刨、砍削,耗费了这些乡村最杰出的鲁班传人们无数的晨昏与精力,也成了他们最诗意的语言与汪洋恣肆一般吟咏而出的凝固的诗句。
时光飞逝,柱头、大梁、穿枋、檩子等大件齐备,四排三间木瓦房的架子已初具规模,木匠师傅又忙着为即将完成的“杰作”加班加点。掌墨师傅找来发黄的万年历,“适宜动土,出门大吉,亦宜嫁娶”,呕心沥血,斟酌再三,在主家满意而喜悦的眼神里选了“立房子”的黄道吉日。
终于到了“立房子”的时刻,“寅卯大天光”,大约寅时,晨曦初露,天高气爽。掌墨师傅先用鸡血祭了天地君亲,然后再祭大梁和柱头,唱了“木房永立,吉祥如意;地久天长,子孙兴旺……”的“四言八句”,随着他“立起来”的一声高呼,早已憋足了劲儿的大大小小的一帮徒弟和众乡亲,一声气壮山河似的大声吆喝,一大排房子石破天惊一般“嚯”地立了起来,有如一排陡峭的山峰,直刺云天;接着,又一鼓作气,立起了另几排房子。立好了“排山”,往往已是日出山坳,朝霞满天,大伙儿的心情明朗得犹如三月里的艳阳天一般。
立好了“排山”就要“上梁”了。先要“赞梁”,木匠掌墨师傅手拿毛笔,在大红纸上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写上“紫薇高照”四个大字,小心翼翼地贴到那粗壮笔直的大梁正中。然后嘴里唱到:“新盖华堂高又高,巍然屹立在云霄。从今中梁扣起后,千年富贵万年牢。”
然后就端出一小碗老白干烧酒,往梁头上洒上一洒,又唱道:“一祭梁头,吃穿不愁。”往梁腰上一洒:“二祭梁腰,银钱满包。”再往梁尾上一洒:“三祭梁尾,荣华富贵。”赞祭完毕,木匠掌墨师傅便用绳子拴好大梁,让站在两边墙垛上的徒弟们用手拉大梁,师傅自己则肩扛大梁,踩着沿墙搭建的木梯子,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这就是“起梁”。木匠掌墨师傅又开始唱“起梁十步歌”:
“脚踏云梯一步,贺主家步步登高”。木匠掌墨师傅肩扛大梁,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又接着登上第二步木梯子,又唱:“脚踏云梯二步,贺主家万年长寿”,“脚踏云梯三步,贺主家儿孙满堂”,“脚踏云梯四步,贺主家大发大富”……“起梁十步歌”刚刚唱完,大梁也就稳稳当当地安放在房屋的正柱中央了。
接下来,木匠掌墨师傅还要像表演高空杂技似地表演最精彩也最扣人心弦的“踩梁”。只见木匠掌墨师傅手端一个大大的洋瓷洗脸盆,在大梁上如履平地一步一步走过,就像前不久新疆的踩钢丝徒步行走的高空王子阿古力一般,每走一步就从洗脸盆里抓出一大把糖果、饼子、香烟、钱币往空中抛撒,一边撒一边唱“踩梁歌”:“一踩梁头,万里封侯;二踩梁腰,彩带飘飘;三踩梁肚,千贵万富;四踩梁尾,富贵到底。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房梁踩在二尺边,勤劳致富节节高。房梁踩至栋梁口,金银财宝贯满斗。自从今日上梁后,子孙兴旺发达到永久。”
“踩梁”之时,鞭炮声、笑声、喊声齐作,欢声雷动。糖果、钱币抛撒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阵阵欢呼,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一晃多年过去。家乡的父老乡亲很多都出外打工去了,在外打工,挣的钱多了,修房造屋便成了如今老家的农民们最新的选择和追求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家乡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在父老乡亲的欢声笑语声中,在热烈火爆的鞭炮声中一次次巍然耸立的时候,那记忆中的穿斗木结构的木瓦房渐渐地便成为了一种如烟往事,一种童话般的美好记忆了。热闹是一样的热闹,但很多年前那种生动有趣的“赞梁”、“祭梁”、“起梁”、“踩梁”场景却是很少很少再见到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8-10-19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论坛成了版主的博客了哈!

[em05]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czxb.newssc.org/html/2008-10/14/content_282610.htm


踩 梁
□邓四平

  小时候,家乡川北小镇的房屋几乎全是穿斗结构的木瓦房,鱼鳞似的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的木板门,屋前的院坝铺满青青的石板,屋外竹树环绕,树影婆娑,雀鸟欢跳其间,鸣声宛转,宛如神奇的童话世界。

  一进冬天,农闲之时,家家户户都杀了年猪,那便是农家修新房最热闹的时候,尤其是立新房子那天,更是庄重、严肃、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般。

  一堆或长或短、或干或湿、或曲或直的木头是木匠师傅们修建木瓦房的主要材料,也是他们放牧匠心的最好素材。弹墨线、锯长短、砍木料、削厚薄、刨平直的过程,早在他们的心中悄然演变成了具体的几何图案。在木匠笔直犀利的目光揣度下,在斧子不断的砍削中,即使是一根略显弯曲的木头,也会慢慢被修正成一根直料。木屑乱溅,锯末飞洒,刨花舞动,“木头虽曲,匠心为直”,单调重复的拉锯、推刨、砍削,耗费了他们无数的晨昏与精力,也成了他们最诗意的语言。

  一个多月过去,柱头、大梁、穿枋、檩子等大件齐备,四排三间木房的架子已初具规模,木匠师傅又忙着为即将完成的“杰作”加班加点。木匠掌墨师傅找来历书,选了“立房子”的黄道吉日。终于到了“立房子”的时刻,大约寅时,晨曦初露,木匠掌墨师傅先用鸡血祭了大梁和柱头,唱了“木房永立,吉祥如意;地久天长,子孙兴旺……”的“四言八句”,随着他“立起来”的一声高呼,早已憋足了劲儿的一帮徒弟和众乡亲,一声吆喝,一大排房子“嚯”地立了起来,有如一排山峰,直刺云天;接着,又一鼓作气,立起了另几排房子。立好了“排山”,往往已是日出山坳,朝霞满天,大伙儿的心情更加明朗。

  立好了“排山”就要“上梁”了。先要“赞梁”,木匠掌墨师傅手拿毛笔,在大红纸上写上“紫薇高照”四个大字,端端正正地贴到那粗壮笔直的大梁正中。然后嘴里唱到:“新盖华堂高又高,巍然屹立在云霄。从今中梁扣起后,千年富贵万年牢。”

  然后就端出一小碗老白干烧酒,往梁头上洒上一洒,又唱道:“一祭梁头,吃穿不愁。”往梁腰上一洒:“二祭梁腰,银钱满包。”再往梁尾上一洒:“三祭梁尾,荣华富贵。”赞祭完毕,木匠掌墨师傅便用绳子拴好大梁,让站在两边墙垛上的徒弟们用手拉大梁,师傅自己则肩扛大梁,踩着沿墙搭建的木梯子,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这就是“起梁”。木匠掌墨师傅又开始唱“起梁十步歌”:

  “脚踏云梯一步,贺主家步步登高”。木匠掌墨师傅肩扛大梁,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又接着登上第二步木梯子,又唱:“脚踏云梯二步,贺主家万年长寿”,“脚踏云梯三步,贺主家儿孙满堂”,“脚踏云梯四步,贺主家大发大富”……“起梁十步歌”刚刚唱完,大梁也就稳稳当当地安放在房屋的正柱中央了。

  接下来,木匠掌墨师傅还要像表演高空杂技似地“踩梁”。只见木匠掌墨师傅手端一个大大的洗脸盆,在大梁上如履平地一步一步走过,每走一步就从洗脸盆里抓出一大把糖果、饼子、香烟、钱币往空中抛撒,一边撒一边唱“踩梁歌”:“一踩梁头,万里封侯;二踩梁腰,彩带飘飘;三踩梁肚,千年万富;四踩梁尾,富贵到底。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房梁踩在二尺边,勤劳致富节节高。房梁踩至栋梁口,金银财宝贯满斗。自从今日上梁后,子孙兴旺发达到永久。”“踩梁”之时,鞭炮声、笑声、喊声齐作,欢声雷动。糖果、钱币抛撒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阵阵欢呼,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很多在外打工,挣的钱多了,修房造屋便成了农民们最热烈的追求和梦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家乡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在父老乡亲的欢声笑语声中,在热烈火爆的鞭炮声中一次次巍然耸立的时候,那记忆中的穿斗木结构的木瓦房渐渐地便成为了一种如烟往事,一种童话般的美好记忆。热闹是一样的热闹,但很多年前那种生动有趣的“赞梁”、“祭梁”、“起梁”、“踩梁”场景却很少再见到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3版:风物·史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乡村表情
我的三次搬家
耍皮影
踩 梁
陆游:梦绕魂牵巴蜀情
万年的等待
何东铭与《邛巂野录》
驿道随想
      

 

总编辑:聂卉      国内统一刊号:CN51-26      代号:61-17

每周二、四、六出版   电子邮箱:sppccn@mail.sc.cninfo.net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踩 梁
□邓四平

  小时候,家乡川北小镇的房屋几乎全是穿斗结构的木瓦房,鱼鳞似的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的木板门,屋前的院坝铺满青青的石板,屋外竹树环绕,树影婆娑,雀鸟欢跳其间,鸣声宛转,宛如神奇的童话世界。

  一进冬天,农闲之时,家家户户都杀了年猪,那便是农家修新房最热闹的时候,尤其是立新房子那天,更是庄重、严肃、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般。

  一堆或长或短、或干或湿、或曲或直的木头是木匠师傅们修建木瓦房的主要材料,也是他们放牧匠心的最好素材。弹墨线、锯长短、砍木料、削厚薄、刨平直的过程,早在他们的心中悄然演变成了具体的几何图案。在木匠笔直犀利的目光揣度下,在斧子不断的砍削中,即使是一根略显弯曲的木头,也会慢慢被修正成一根直料。木屑乱溅,锯末飞洒,刨花舞动,“木头虽曲,匠心为直”,单调重复的拉锯、推刨、砍削,耗费了他们无数的晨昏与精力,也成了他们最诗意的语言。

  一个多月过去,柱头、大梁、穿枋、檩子等大件齐备,四排三间木房的架子已初具规模,木匠师傅又忙着为即将完成的“杰作”加班加点。木匠掌墨师傅找来历书,选了“立房子”的黄道吉日。终于到了“立房子”的时刻,大约寅时,晨曦初露,木匠掌墨师傅先用鸡血祭了大梁和柱头,唱了“木房永立,吉祥如意;地久天长,子孙兴旺……”的“四言八句”,随着他“立起来”的一声高呼,早已憋足了劲儿的一帮徒弟和众乡亲,一声吆喝,一大排房子“嚯”地立了起来,有如一排山峰,直刺云天;接着,又一鼓作气,立起了另几排房子。立好了“排山”,往往已是日出山坳,朝霞满天,大伙儿的心情更加明朗。

  立好了“排山”就要“上梁”了。先要“赞梁”,木匠掌墨师傅手拿毛笔,在大红纸上写上“紫薇高照”四个大字,端端正正地贴到那粗壮笔直的大梁正中。然后嘴里唱到:“新盖华堂高又高,巍然屹立在云霄。从今中梁扣起后,千年富贵万年牢。”

  然后就端出一小碗老白干烧酒,往梁头上洒上一洒,又唱道:“一祭梁头,吃穿不愁。”往梁腰上一洒:“二祭梁腰,银钱满包。”再往梁尾上一洒:“三祭梁尾,荣华富贵。”赞祭完毕,木匠掌墨师傅便用绳子拴好大梁,让站在两边墙垛上的徒弟们用手拉大梁,师傅自己则肩扛大梁,踩着沿墙搭建的木梯子,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这就是“起梁”。木匠掌墨师傅又开始唱“起梁十步歌”:

  “脚踏云梯一步,贺主家步步登高”。木匠掌墨师傅肩扛大梁,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又接着登上第二步木梯子,又唱:“脚踏云梯二步,贺主家万年长寿”,“脚踏云梯三步,贺主家儿孙满堂”,“脚踏云梯四步,贺主家大发大富”……“起梁十步歌”刚刚唱完,大梁也就稳稳当当地安放在房屋的正柱中央了。

  接下来,木匠掌墨师傅还要像表演高空杂技似地“踩梁”。只见木匠掌墨师傅手端一个大大的洗脸盆,在大梁上如履平地一步一步走过,每走一步就从洗脸盆里抓出一大把糖果、饼子、香烟、钱币往空中抛撒,一边撒一边唱“踩梁歌”:“一踩梁头,万里封侯;二踩梁腰,彩带飘飘;三踩梁肚,千年万富;四踩梁尾,富贵到底。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房梁踩在二尺边,勤劳致富节节高。房梁踩至栋梁口,金银财宝贯满斗。自从今日上梁后,子孙兴旺发达到永久。”“踩梁”之时,鞭炮声、笑声、喊声齐作,欢声雷动。糖果、钱币抛撒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阵阵欢呼,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很多在外打工,挣的钱多了,修房造屋便成了农民们最热烈的追求和梦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家乡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在父老乡亲的欢声笑语声中,在热烈火爆的鞭炮声中一次次巍然耸立的时候,那记忆中的穿斗木结构的木瓦房渐渐地便成为了一种如烟往事,一种童话般的美好记忆。热闹是一样的热闹,但很多年前那种生动有趣的“赞梁”、“祭梁”、“起梁”、“踩梁”场景却很少再见到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 四川政协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渝ICP备05006920
合作伙伴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网络耗子在2008-10-19 20:01:00的发言:

哈哈 论坛成了版主的博客了哈!

[em05]

      耗哥哥,特别想您纠正一下,我不是版主,版主是我非常亲密的一个哥们在担任!他是谁呢,我永远保密!

发表于 2008-10-19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OK,你观察生活太细致了,学习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莫问我在2008-10-19 22:40:00的发言:
OK,你观察生活太细致了,学习

         不细致的话,写出的东西就不传神!就没多大意思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j68125在2008-10-20 13:41:00的发言:

这种阵式,只有在你文章中才能看到了,看是看到过这样的房子,可就是没有看到怎样立起来的呢!

让我开眼界了.

[em06][em06][em06][em06][em06]

     人做啥子都不容易啊,都辛苦的很!也惟有辛苦才立得起!

发表于 2008-10-2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阵式,只有在你文章中才能看到了,看是看到过这样的房子,可就是没有看到怎样立起来的呢!

让我开眼界了.

[em06][em06][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8-10-2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心静人静成大事也

蓬安ok。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8-10-2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看过这事.

谢谢你带来的回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难舍难弃在2008-10-24 13:02:00的发言:

经常看过这事.

谢谢你带来的回忆!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08-10-2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好,蓬安美,蓬安欢迎您!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8-11-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