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48|评论: 2

[原创·贴图] 千方百计建生态 真抓实干促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30 13:30 | |阅读模式
做为全国13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州、盟)之一的雅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4·20”芦山强烈地震对雅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损失,独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决定了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应走生态发展型重建之路。对此,市内外专家已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笔者个人亦有几点看法。
一、转变考核机制,引入绿色GDP政绩
要改变长期以来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的现状,引入生态评价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多因子法等绿色GDP政绩考核,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结合当前“五位一体”发展现状,探索设立不同的考核目标,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指标权重,逐步完善干部考核任用制度。在发展绿色、生态、环保产业的同时,要依法整治、取缔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两高一低”传统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净化土壤。
二、多措并举,带动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的建设,不仅仅是政府部门拍案决策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变“你和我”为“我们”,发展共建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共管共享变“靠政府”为“靠大家”,千方百计调动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引入激励机制。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奖励措施,对在生态建设上做出示范带头效益的要给以奖励及政策支持。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产业发展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农业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对群众的使用技术培训,在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解决一方群众的就业问题。
三、加强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国家为“4.20”灾后重建专门拨付资金150亿元,用于生态修复、地灾防治和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制度支撑配套,坚持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监管制度,落实资源合法供给制度,创新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产业发展的保障制度等,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提供制度保障。
在灾后重建中抓生态文明建设,是机遇、是挑战,雅安必须先行示范,突破创新,抓住“4·20”灾后重建大机遇,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13:31 |
在灾后重建中抓生态文明建设,是机遇、是挑战

发表于 2014-7-1 21:25 |
:lol:lol:lol:lol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