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声名显赫的“官爵”。但去世半年多了,他的事迹却一直在华夏大地上广为流传。
“记者每到一个地方,瓦日乡的老乡们都说他刚刚还在这里,说他在牧民定居房的修建工地上奔忙,说他在草原帐篷里促膝宣讲……”搜遍他所有的事迹,看不出他有过人的智慧,也没留下什么至理名言,更没创造过稍有名气的“示范村镇”,更多的只是走访群众了解情况、帮群众背水盖房、争取项目修桥筑路、劝说游牧藏民定居生产等实实在在的“小事”。但他不知疲惫、不辞艰辛的“傻干”作风,不求“上进”、不图享乐的奉献精神,却被百姓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打心眼地把他当“自己人”。
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的沈浩、杨善洲、李林森等的感人故事离我们尚近,菊美多吉的“平凡”事迹和崇高精神又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为民造福、鞠躬尽瘁,不求回报、只知奉献的一生,诠释着基层干部之美,更诠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基层很苦,尤其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基层很苦。在这里,行无坦途且沟深路远,食无果蔬且饥饱不定,住无高楼且不避寒暑。在这里,最大的事情就是为群众解决吃穿住行的困难,但这些在一般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这里,基层干部,是“公务员热”大背景下最不令人向往职业。
在这里,很多抱着雄心壮志而来的干部,呆上一阵后,可能就带着无所适从、怀才不遇的失落感灰心而去了。但菊美多吉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多年,且不知疲惫、“乐在其中”,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他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真理——群众渴望能够时时关心自己安危冷暖,处处想着大家利益的“贴心人”。这也是一个基层干部应该追求的,真正的价值观和政绩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