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晚报-蜀龙网讯 (覃天沛 记者 范萌)将田园风光、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乡村聚落等自然资源提升为观光、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等新型旅游经营,打造出绵阳最美乡村,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我市将着力打造囊括全市的六大乡村旅游带,让农区变景区,让村民变老板、变导游。 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我市将重点打造以下六大六大乡村旅游带。 ——绵江景观大道李白文化乡村旅游带。包括涪城区戈家庙、小桥村、古井村;江油市青莲镇、月圆村、太华村、玉光村,方水乡白玉村,九岭镇综合村,含增镇金光村,重华镇广利村、安顺村,武都镇五通村、青林口村。将整体展示以唐文化和川西民居风格为主,主要发展特色餐饮和农事体验。 ——游仙—梓潼三国文化乡村旅游带:游仙区沉抗镇燕子村,小砚沟镇紫阳村,游仙镇吴家村、申家村;梓潼县文昌镇、长卿镇周边农家乐。整体风格以蜀汉风格为主,主要发展特色餐饮和农事体验。 ——北川—安县乡村旅游带:北川新县城周边及擂鼓镇、曲山镇杨柳坪村;安昌镇东升村,安县桑枣镇松林村、红牌村,茶坪乡川兴村。主要发展羌文化特色、温泉休闲、特色餐饮和农事体验。 ——平武白马藏族乡村旅游带:白马乡亚者造祖村、厄哩村、稿史恼村,龙安镇东皋村,平通镇飞牛村,木座乡民族村。整体按白马藏族风格修建,发展藏家乐、特色餐饮和民俗体验。 ——三台蜀汉文化乡村旅游带:妻阝江镇花棚村、玉江村、银桥村,安居镇云台村及县城周边农家乐,整体以三国蜀汉风格为主,发展特色餐饮、农事体验、民风民俗体验、宗教朝拜等乡村旅游项目。 ——盐亭嫘祖文化乡村旅游带:盐亭县城周边乡村,金鸡镇嫘祖村,发展特色餐饮,祭拜、农耕织造体验项目。 据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上述六大乡村旅游带用两年左右时间打造建设完成后,乡村旅游将成为城里人休闲的主要旅游度假区。到2010年,全市乡村旅游农家乐规模达到600家以上,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年乡村旅游收入5亿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