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是我国唐代著名女诗人。她20岁时,在松州(今松潘)羁留大约一年时间。 据《薛涛传》载:贞元四年,韦皋破吐潘于清溪关外。黎州刺使韦晋来成都述职,行《千字文》,为涛所讥。蜀为大镇,皋镇蜀期间,边功尤伟,人且誉诸葛后身。使车至蜀,每先赂涛,涛亦不顾嫌疑,所遗金帛,往往上纳,皋既知且怒,于贞元五年罚涛赴松州。 薛涛罚赴松州后,居住在松州城北7公里处的高屯子,该地是屯兵之关,也叫高屯堡。当时仅有几户农家与官兵同住在这个小城堡内。高屯子依山傍水,东边是蜿蜓南去的岷江源流,西边有一条沟谷,沟中溪流从钙华石上流淌,水呈黄色,当地人叫黄水沟。春夏时节,沟内杜鹃、西仙、百合等野花盛开,秋季红叶满山,沟底垮石岩峰高耸入云。相传薛涛常慢步于蜿蜓曲折的岷江边,徜徉于黄水沟的溪畔与花丛间。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美好的大自然。 高屯子人很同情年轻孤弱的薛涛,帮她砍柴、挑水。一位村妇经常送“索朗栅子”(高山杜鹃)与薛涛作引火柴。薛涛觉得这种花树极易生长,后来获释带回成都。名为“素仙花”。王建在《寄蜀中薛涛较书》中写道:“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扫门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和。”诗中琵琶即为薛涛从高屯子带去的“索朗栅子”。薛涛还从松潘带了另一种花至成都,叫西仙化,此花娇艳,花期短,薛涛觉得和自己的命运差不多,非常喜爱。后来成都的一些文人觉得这花太美丽了,便冠以“虞美人”的雅号。 薛涛羁留松潘高屯子期间,写了不少诗,这里选录两首: 犬离主 出入朱门四五年, 为知人意得人怜。 近缘咬著亲知客, 不得红丝裘上眠。 镜离台 铸泻黄金镜始开, 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 不得华堂上玉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