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97|评论: 3

国家级风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1 15:20 | |阅读模式
旺苍苍王峡申报国家级风景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5:40 |
鼓城山--苍王峡)米仓山(风景名胜区概说
    2014年初旺苍县申报米仓山(鼓城山--苍王峡)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本人参与该项工作,现将该风景名胜区作简单慨说
                     现状慨况
旺苍县隶属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米仓山南麓。
地理位置:东经105°58′26″——106°48′46″,北纬31°59′——32°43′。幅员辽阔,地域面积为3004平方公里。北接陕西省宁强、南郑县,南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毗连,西邻广元市中区、元坝区、朝天区,东与巴中市南江县接壤。县城距广元市67公里,离成都市398公里。米仓山(鼓城山—苍王峡)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北缘、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风景区包含了鼓城山、苍王峡、汉王山、红军城、木门5个片(景)区,其中,鼓城山片区位于旺苍县东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4公里;苍王峡(米仓山大峡谷)片区位于旺苍县西北部万家、盐河乡境内,距县城50余公里;汉王山景区位于旺苍县中部的双汇、高阳、黄洋三镇的交接地带,距县城24公里;红军城位于旺苍县城东河镇文昌街周边区域;木门景区位于旺苍县南部的木门镇内,距县城30余公里。
   建制沿革:旺苍设置郡县始于南北朝(公元420——581年),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在县境嘉川坝设置宋熙郡及兴乐县,郡县同治,隶属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2年),在百丈关(今旺苍新城)设置义城县,隶属利州(今广元市)。隋统一后,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义城县为义清县,县治仍在百丈关。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县治名称变更,建置地在嘉川坝、百丈关两地更替,至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才改为广元县百丈关分县佐署,分理广元县东部三十个堡的政务。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撤去百丈关分县,改佐署为公安局。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撤去百丈关公安局。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撤去百丈关公安局。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占领旺苍,在旺苍坝(今老城)设置广元县苏维埃政权。1934年10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机关迁来旺苍,一度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政治中心。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进行长征后,旺苍仍隶属广元县。旺苍县名的由来源于望苍坝。据《四川通志》记载:明嘉庆初年,即名望苍坝,其意思望苍坝四周为青山绿水环抱,站立坝中,放眼群山,到处郁郁葱葱,取其谐意,寓兴旺发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13日建立旺苍县人民政府,隶属剑阁专属,辖9区1镇48乡。1953年撤销剑阁专署,划入绵阳专区。1985年广元建市后,隶属广元市。1995年合并为35个镇乡。
1993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1993)495号将鼓城山—七里峡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地形地貌: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岭——大巴山的中腹地带,以山地地貌为其特色。地势北高南低,渐次呈阶梯状下降。区内最高峰光头山,海拔2276m,最低东河河谷,海拔400——900m,相对切割高差达千余米,属深切割区。
以旺苍城——三江一线的河谷槽地为界,可分为两大地貌区,北部深切中山地形地貌区,南部桌状低山地形地貌区,以及五种地貌类型,现由北向南分述如下:
1、岩溶中山地貌:指分布于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残留于古夷平面上的各类岩溶及有关地貌。主要为古生代、震旦纪碳酸盐分布区,如东、西鼓城山的岩溶孤峰,卡门暗河(上、下落水洞),中山包溶蚀残丘,烂坝子溶蚀洼地,大竹坝、金鹿山、汉王山峰从等等,它们是大巴山期夷平面形成,与分解期残留下的产物。
2、花岗岩中山地貌:位于檬子、英萃、麻柳坝、水磨一带,峰顶海拔1800——2200米。由岩浆岩侵入体组成,主要为花岗岩地貌景观。
3、单斜(面)山地貌:旺苍河谷槽地以北,三叠系煤系地层和侏罗系红色砂、泥岩分布区,海拔600——1200m,岩层向南倾斜,直入盆地。为主要农作区,也是恐龙化石的产出部位。
4、桌状低山地貌:旺苍县南部地区,由侏罗系和白垩系砂、泥岩组成,岩层倾角平缓,山峰呈平顶状,海拔600——1000m,相对高差300——600m。为主要农作区,陡崖地形是摩崖石刻的天然素材。
5、河谷槽地地貌:加川--旺苍--三江一线的河谷地带,海拔450--500m,是旺苍的“米粮川”和工矿企业分布区。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和文物。

风景区开发利用

    旅游环境:米仓山(鼓城山—苍王峡)风景名胜区处在横断山北段和秦岭山地的交汇处,为川北风景资源富集区。其区域周边分布着众多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北有陕西省的南湖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小南海旅游风景区、黎坪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东有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名胜区。这些风景环境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特征突出。品位和价值极高,是我国西部山地自然风光的精华和杰出代表,是我国开发中西部旅游产业最具魅力的拳头产品。
   景区开发情况:目前,旺苍县所有风景名胜资源均由旺苍县旅游局进行统一管理。由政府主导开发建设了鼓城山片区、红军城景区、木门景区、采育场景区;在严格执行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的前提下,由企业主导开发建设了汉王山景区外围的鹿亭温泉度假区以及龙潭子景区,企业取得景区内经营项目的特许经营权,风景资源的管理权和所有权仍归政府所有。据统计鼓城山风景区(5片区)2012年游客总量为42万人次,2013年达约73万人次。
1、鼓城山片区
鼓城山片区由政府主导,开发建设了七里峡景区、鼓城山景区、白龙宫景区,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的接待服务能力。给排水、电力、环境卫生、电讯电信、医疗、能源等设施齐备。2013年年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鼓城乡场镇有5家农家乐,138个床位;鼓城保护站有38个高档床位,64个中低档床位,餐厅160座位;何家坝有3家农家乐,92个床位,均为中低档床位;唐家河有4家农家乐,30个床位,均为中低档床位。鼓城乡场通过灾后重建,完成了临街68户建筑风貌改造(总面积1575平方米,含仓库、粮站、七里峡度假村);鼓城乡步行街改造2300平方米;鼓城游客中心450平方米;鼓城保护站、综合楼、职工食堂三个建筑风貌改造(总面积1778平方米)。靠近鼓城山片区的东部规划建设汉中经南江县光雾山至广元的高速公路,规划将建设南江光雾山经旺苍檬子乡进入风景区的旅游通道,为山重三级柏油路面,还有15.8公里未通车,目前该段已完成施工招标工作。
2、苍王峡(米仓山大峡谷)片区
苍王峡(米仓山大峡谷)片区现已开发建设了龙潭子景区、采育场景区,其中龙潭子景区由政府主导开发建设。前期已投资6000余万元,全面提升景区接待服务水平,进一步改造和完善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成景区水泥主干道23公里、泥结碎石支道28公里、浆砌生态步道11公里;建成老屋基、中坝沟等旅游接待服务区5800平方米、照壁岩等旅游服务站450平方米和生态停车场4处6800平方米;建成生态景区接待大门1座;环保设施、供电、通讯、电视、给排水等服务设施均十分完备,培训、会务、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功能日趋完善,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的接待和服务能力,为景区后续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县道108连接双汇镇,为进入苍王峡的主要外部交通道路。  
3、汉王山片区
开发建设了风景区外围的鹿亭温泉度假区,游览景区区域尚未进行开发建设活动。
4、红军城片区
旺苍红军城位于旺苍县城东河镇老城,东河与黄洋河的交汇处,原名旺苍坝,现保留有约1平方公里的川北古镇。“红军遗址群”部分街道基本保持清末民初原貌,有文昌街、王庙街、龙潭街三条主要街道及木市巷、何家巷两条小巷,城内分布有川陕苏区及红四方面军31处党政军重要领导机关遗址,另外还分布上百处四合院民居,基本保持了清末民国时期建筑风格。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旺苍县委、县政府投入巨资修复了抗震救灾纪念馆(文昌宫)、财神庙、上清宫等馆所,馆藏红军文物有川陕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的三串布印模,红军银元,红军用过的枪、炮、大刀、长矛;红军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子弹;红四方面军的战斗捷报;中共川陕省英安县委墨写的“参加红军十大好处布告”等。现红军城遗址群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全国第七批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候选名单,已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交通便利,东河畔的滨河北路通过何家巷、木市巷与景区相连,南侧过广巴高速、省道202至西向东横穿而过,连接东侧南北向的环城北路,通过风雨廊桥进入景区,北边有广巴火车线通过。
5、木门片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木门军事陈列馆是红军召开重要军事会议的遗址,保存了许多红军当年用的物品,每年有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近年来,木门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大力开展产业扶贫。2010年3月全面启动了以青龙、三合、黄梁3村为核心,辐射元坝、茶元等7村的园区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建成了木门万亩生态茶园。通过新农村建设,在木门寺旁建起容纳52户农户集中居住的新村聚集点。景区有一条旅游公路连接木门镇,公路途径柳树新村、米仓山生态有机茶园,再回到木门军事会议陈列馆,形成环线。






                 
风景区景观构成
风景区景观由二大类八中类二十八小类构成,具有种类多样、构成丰富、分布广泛等特点。
大类        中类        小类        分布区域        代表景点



源        天景        虹霞蜃景        苍王峡片区        龙潭彩虹
        地景        大尺度山地        汉王山片区        金鹿山峰丛
                        苍王峡片区        倒钩河峰丛
                山景        鼓城山片区        东、西鼓城山
                        苍王峡片区        光头山、天花板、神仙碑、天坑
                        汉王山片区        汉王山
                        木门片区        鹞石咀
                奇峰        鼓城山片区        剑锋
                        苍王峡片区        靴子崖、皇帽峰
                        汉王山片区        姊妹峰
                峡谷        鼓城山片区        上七里峡、下七里峡
                        苍王峡区        米仓山大峡谷、龙潭峡、伟人谷
                        汉王山片区        金鹿峡、葫芦峡
                洞府        鼓城山片区        白龙宫、董家洞       
                石林石景        鼓城山片区        鹅头石、万卷书
                        苍王峡片区        奥陶纪直角石古生物化石
                地质珍迹        鼓城山片区        “天鼓奇观”、琅琅石地震遗迹、重荷模
                        苍王峡片区        龙潭子壶穴
                        汉王山片区        化石景观
        水景        泉井        鼓城山片区        玉女泉
                        苍王峡片区        唐家河大泉
                        汉王山片区        鹿亭温泉
                溪涧        鼓城山片区        七里峡沟谷、磨儿滩
                        苍王峡片区        龙潭沟
                江河        木门片区        三水绕木门
                        鼓城山片区        东河
                        苍王峡片区        盐井河
                潭池        鼓城山片区        碧玉潭、小龙潭
                        苍王峡片区        潜龙十八潭
                瀑布跌水        鼓城山片区        黑龙潭瀑布、端公潭瀑布、水晶湾瀑布、珠帘瀑布
                        苍王峡片区        月牙儿瀑布、倒钩河瀑布、小沙河瀑布、盐河瀑布、双鼻孔
                        汉王山片区        金鹿瀑布
                其他水景        苍王峡片区        倒钩河暗河
        生景        森林        鼓城山片区        水青冈原始森林
                古树名木        鼓城山片区        夫妻树
                        苍王峡片区        铁坚杉古树
                植物生态类群        鼓城山片区        空谷幽兰
                        汉王山片区        金鹿山兰花、铁丝柳
                动物群栖息地        鼓城山片区        猕猴岩
                        汉王山片区        温泉沟猴群、汉王山蛇群



源        园景        专类园景        鼓城山片区        乡土植物园
        建筑        风景建筑        鼓城山片区        游人中心、风雨亭廊
                民居宗祠        鼓城山片区        鼓城乡古镇、鼓城乡民居吊脚楼
                        木门片区        柳树新村
                纪念建筑        木门片区        木门会议陈列馆
                工程构筑物        鼓城山片区        九曲栈道、米仓古蜀道
        胜迹        遗址遗迹        鼓城山片区        铁佛寺遗址、上灵官庙遗址、下灵官庙遗址、钟鼓遗址
                        红军城片区        红军城
                        汉王山片区        双龙寺
        风物        神话传说        汉王山片区        汉王刘邦与金鹿传说
                节假庆典        鼓城山片区        红叶节
                地方物产        全区        老腊肉、酸菜点豆腐、木耳、竹笋、核桃、天麻、杜仲
                民间文艺        全区        锣鼓草歌
                       (县文史员  县委驻东河镇宣传员 宋大凯)

发表于 2014-8-21 20:29 |
:victory: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