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风建设常态化 2014年8月25日 近日,四川省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要求以科学的机制设计、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执行落实,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问题事关民心背向,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扎实开展“四风”查找,活动成效显著,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得到了很大的整顿和改善,但部分党员干部仍然存在服务态度僵硬、办事拖拉懒散等作风不实的回流现象,这就说明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 作风建设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成效常态化。 一是加大学习力度。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学习是关键。只有加大学习力度,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紧迫感,让他们自觉、主动学习中央、省、市的各项作风建设相关政策,才能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让大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出现反弹现象就说明我们的制度还存在漏洞和偏差。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强作风建设,就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要扎紧制度的笼子,坚持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建立新制度,完善已有制度,废止不适用制度,让具体制度规定与作风建设要求相匹配,用制度管住和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让党员干部形成自觉抵制“四风”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监管力度。要建立健全作风监督管理体系,组建作风督查小组,不定时对各单位领导干部的作风进行督查。同时,向社会公布干部作风举报渠道,让全体党员干部作风处于自我监督、同事之间互相监督、广大群众监督等多方监督下,对干部作风问题查出一起,严处一起。 推进作风建设,为今之要就是把推进作风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解决“四风顽症”,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形成讲实话、干实事良好氛围。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作风建设需要我们以水滴石穿的精神、锲而不舍的韧劲推进作风建设,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做到长期抓、反复抓,方能实现常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