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35|评论: 0

[转帖]千锤百炼,铸就盐源反腐利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4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锤百炼,铸就盐源反腐利剑
                                                                   ——盐源党风廉政建设30年之队伍篇
                                                                  文章作者:曾凡金 2008-12-14 来源:凉山新闻网
       面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他们疾恶如仇、秉公执纪;

  面对群众疾苦和迫切需要,他们满怀深情、倾情服务;

  面对各种利诱和拉拢胁迫,他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纪委恢复重建30年来,盐源县委、县政府围绕“推动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盐源”总目标和建设“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新盐源,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忠于党、奉献人民的坚强队伍。纪检监察干部一身正气,勇立潮头,开拓创新,充分履职,为盐源的发展、改革和稳定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铸就了一座座丰碑。

  队伍建设:“三位一体”

  30年风雨,30年奋斗。随着政治、经济等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反腐倡廉建设力度的加大,按照队伍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相适应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纪检监察机关走过了机构不断健全、人员不断壮大的历程,筑成了“品”字形的队伍建设体系,为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县纪检机关经历了1953的诞生,1956年5月改称为“中共盐源县监察委员会”,遭遇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直到1979年2月,县委纪委恢复重建。1984年4月,县第六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盐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88年2月25日,设立盐源县监察局。1993年3月17日,县纪委和县监察局合署办公。目前,县纪委、监察局内设机构6个,县纪委委员由1984年的5人增加到27人。1991年,开始在乡镇设纪检员、在县级重要部门派驻机构,配备乡镇纪检员26名(其中专职20名),县级部门6人;1999年,县级行政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纪检组,33个乡镇设立了纪检机构(其中乡镇纪委 14个),共有专兼职纪检干部45人。2006年领导班子换届中,全县34个乡镇设立由3人组成的纪委,配备纪检干部107名。

  2007年,按照文件规定,盐源健全了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任满一届的纪委常委享受正科级待遇,配齐6个室主任,落实了全县126名纪检干部每月60元的办案补贴;县纪委为34个乡镇纪委统一制作了公章和吊牌;自身建设做到了机构、人员、待遇三落实。

  管理服务:健全制度

  为了防止权力滥用,改变管理无规、服务无序的状况,县纪委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系统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用制度管权,特别是2006年以来,逐步建立健全了《盐源县纪委常委会议事规则》、《机关财务管理使用办法》、《党务政务公开办法》等,在办公区设置了党务政务公开栏和办事服务指南,还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专栏,公开纪检机关职责任务和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接受群众的监督。

  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制定实施了《机关学习制度》、《机关各室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反腐倡廉宣传、信息和调研工作暂行奖励办法》、《请示报告制度》、《职工奖惩办法(暂行)》、《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13个制度。2007年,制定《乡镇纪委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首次对乡镇纪委年度工作实行了目标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制度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使各项工作实现了从靠领导“签字”到按章办事、从“人管人”到靠制度管人的转变,促进了纪检系统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的系统化。铁的制度不仅磨练出纪检监察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也塑造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能力建设:内强素质

  在能力建设上,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勤于学习,深入调研,善于思考,敢干碰硬,做到能说、能干、能写。能说就是提高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教育宣传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干就是提高执纪办案和务实高效的能力;能写就是提高总结分析和开拓创新能力。学习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纪检监察机关由党支部牵头,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创新型队伍为目标,坚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领导学、向实践学,做到学以励志、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以创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2003年以来,每年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安排纪检监察干部到省、州纪委参加培训,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教育、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等。2006年以来,安排11名乡镇纪检干部到县纪委实践培训,抽调23名乡镇纪检干部参与全县办案。

  加强硬件建设,推进办公现代化。2006年以来,逐步更换、配置电脑22台、复印机1台、打印机9部、传真机2部,开通了互联网与党政内网,实现了全体职工电脑化办公。要求职工每天必须登录人民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纪检监察网、大凉山宣传网和盐源政府公众信息网等,及时学习了解政策新动向,捕捉收集与工作相关最新信息。使用网络传输公文和资料,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行政效能。

  作风建设:勤政为民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坚定的立场、务实的作风、过硬的本领,纪检监察干部就难以履行好党和政府赋予的职责。近年来,盐源县纪委特别重视作风建设,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增强了班子和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民,就是在受理信访举报时可亲,在维护民利中可信,在关心群众疾苦上可敬。开拓,就是在理念上求变,在思路上创新,在方法上多样,在目标上提升。务实,就是在教育宣传中善于动真情,在完善制度中勇于动真格,在执纪办案中较真碰硬,在实施监督中敢干逗硬。清廉,就是忠于法纪,做到政治上坚定纯洁、经济上干净无私、文化上高尚不俗、社会中清白无污。为了自觉接受监督,经常反省自己,机关实行了领导干部工作情况月报、领导批示督办、党务政务公开和定期向民主党派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主动接受上级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加透明、阳光,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修养、业务素质和执纪水平。

  盐源纪检干部既刚正无私又柔情似水,经常深入基层第一线,心系贫困群众和贫困党员,广大干部职工向“5·12汶川地震”和“8·30会理地震”灾区献爱心捐款9800元,为扶贫挂钩乡捐款7600元,协调扶贫项目2个。

  显著的成绩赢得了一个个荣誉,盐源县纪委班子及个人多次荣获中央、省、州纪委的表彰,得到了全县各族人民的认可与好评。30年辛勤耕耘,纪检干部谱写廉政诗篇;面对跨越发展新征程,纪检干部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