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73|评论: 6

《邛窑考古遗址公园方案设计》获审议通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0 07:08 | |阅读模式
                           《邛窑考古遗址公园方案设计》获审议通过
来源:邛崃市文物管理局时间:2014-09-09


     近期,由成都文物考古工作队、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景观院联合编制的《邛窑考古遗址公园方案设计》,在邛崃市规划委员会审议获原则通过。邛窑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总投资3.32 亿元,占地283.5 亩,预计2016 年完工。

     项目拟建核心遗址展示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入口形象展示区、现代陶艺户外展示区和滨水休闲带等五大功能区域;整体呈现“三廊、两心、多点(三廊——临南河通廊、临渠通廊、主入口;两心——1号、5号遗址;多点——多个景观眺望点)”的空间格局;设置“访窑寻源”、“龙窑拾忆 ”、“十方堂渡”、“古址源深”和“窑包怀古”一级景观节点5个,溪水流香 、小桥叠翠、暗香陶苑、枇杷细雨、海棠陶坞、陶乐瓷趣、陶艺酒居和古树茶语等二级景观节点8个。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7:09 |
   2010月11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我省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名列其中。记者昨日从有关途径获悉,我省的邛窑遗址、罗家坝遗址也有意申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宝墩遗址、芒城遗址、古城遗址和鱼凫遗址也将陆续申报,并最终形成古蜀文化的考古遗址公园群。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7:11 |
     邛窑遗址公园:邛窑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南河沿岸,是四川古代最大的民间青瓷窑系,“邛三彩”声名直追“唐三彩”。

     历史渊源:邛窑始烧于南朝衰于宋朝,时间跨度约800年,是我国古代著名遗址出土瓷器之一。是一处未载于古文献、却又改写了中国古陶瓷史的民窑,也是在西南地区连续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民间磁窑。
       规模 :邛窑遗址位于邛崃市南河沿岸,已发现大渔村遗址、十方堂遗址、瓦窑山遗址等三个遗址区。仅十方堂遗址,面积就达39万平方米,集中分布了14个窑包。

       遗址保护及公园规划编辑   
       遗址保护:早在2006年,邛窑遗址就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名单。有关单位根据《邛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要求,编制了邛窑遗址公园详细规划,其中包括一号窑包龙窑遗址、作坊遗址保护展示大棚的设计,以及五号窑包保护与展示设计方案等。
      公园规划:作为邛窑遗址公园建设内容之一,邛崃将白鹤山回澜塔南河沿岸规划为历史文化旅游廊道。为配合邛窑遗址公园建设,邛崃拟规划选址建设的演艺中心、歌舞厅、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项目将尽量选址在十方堂片区,有利于形成文化圈。
遗址公园是我国开展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在遗址公园里,观众不仅能了解历史知识,还能亲身体验考古“实战”。四川省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已进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资金支持:成都市大遗址保护片区重点项目邛窑遗址公园与邛窑文化产业园建设获国家文物局2500万元资金支持。该项资金将专门用于邛窑本体保护,包括考古发掘,一、二期工程及相关规划方案编制等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7:20 |

    中国旅游新闻网讯 (王月婷 赵蝶) 笔者从邛崃文管局获悉,近期,由成都文物考古工作队、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景观院联合编制的《邛窑考古遗址公园方案设计》,在邛崃市规划委员会审议获原则通过。邛窑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总投资3.32 亿元,占地283.5 亩,预计2016 年完工。


  项目拟建核心遗址展示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入口形象展示区、现代陶艺户外展示区和滨水休闲带等五大功能区域;整体呈现“三廊、两心、多点(三廊——临南河通廊、临渠通廊、主入口;两心——1号、5号遗址;多点——多个景观眺望点)”的空间格局;设置“访窑寻源”、“龙窑拾忆 ”、“十方堂渡”、“古址源深”和“窑包怀古”一级景观节点5个,溪水流香 、小桥叠翠、暗香陶苑、枇杷细雨、海棠陶坞、陶乐瓷趣、陶艺酒居和古树茶语等二级景观节点8个。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7:21 |
“磨”了7年 邛窑遗址公园终于动工

     本报讯(记者 吴晓铃 文/图)8月6日,伴随着邛崃十方村56户村民开始搬迁,在图纸上规划了7年的邛窑遗址公园终于开始动工修建。3年后,这处曾经烧制陶瓷800多年的邛窑遗址,将打造成一座底蕴深厚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下真的启动了。”动员拆迁现场,邛崃市文物局局长何吉民既尴尬又欣慰。7年前,邛窑遗址纳入国家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修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便纳入议事日程。然而遗址内居民拆迁问题卡壳,保护范围划定理念落后,此事一拖就是7年。

  
    邛窑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窑址中,烧制时间最长、产品最丰富、造型纹饰也最美的名窑,其“邛三彩”声名直追“唐三彩”。如今,邛崃境内共有7处邛窑遗址,十方村512亩范围内就保留了14个完整的窑包。记者在现场看到,邛窑遗址中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十方堂遗址1号窑包,已经完成了景观部分的施工。“最厚的地方铺了一两米厚的土,终于可以种上绿树红花。”在何吉民的指引下,记者攀上窑包顶,看到了保存完整的宋代龙窑的窑床、窑壁等。

     然而,在此之前,十方堂遗址内居住着56户村民。由于部分遗址上仅有极薄的土壤,村民的耕种、房屋修建等,对遗址保护一直存在潜在威胁。村民杨雨珍告诉记者,“经常在地里一挖就是瓷片,想在房前屋后栽点蔬菜都不行。”由于地处遗址区,村民还被限制新挖地基修房屋,居住环境大受影响。

     如今,邛崃专项解决了拆迁问题,遗址公园方案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新的问题也提上案头:邛窑遗址保护如何“留住乡愁”,惠及原住民?据悉,邛窑遗址公园不会大拆大建,现有的近12000平方米房屋,除了对窑包干扰较大的要拆除外,凡是具有传统川西风格的院落均将保留。初步摸底显示,将保留8000多平方米的房屋,与新修建的低层建筑一道,成为考古工作站、陶艺中心或者餐饮场所。迁走的居民,愿意回迁者可以成为园区工作人员,从中享受文化旅游收入。

延伸阅读
到博物馆看“省油灯”

    邛窑遗址公园将形成“一个景观中心,两个展示重点,多向景观视廊,多个景观节点”的景观结构。其中8号窑包是景观中心,已经考古发掘过的1号和5号遗址则作为重点展示遗址点。此外,博物馆、游客中心、考古工作站和文保中心也会在遗址区分布。1号窑包大棚是邛窑遗址最核心的展陈地,展示邛窑制瓷工艺和技术。5号遗址的炼铅池、拉坯坑等也将盖大棚进行展示。这处唐代建筑遗址以及五代作坊遗址,将以表面散布的瓷片、制瓷工具等历史遗迹,让公众得以一窥邛窑的体量和规模。

    而邛窑最具特色的“省油灯”、四耳罐、双流壶以及高温釉下三彩等珍贵文物将在博物馆内展示。





发表于 2014-9-10 18:41 |
路过看看

发表于 2014-9-18 12:54 |
捞钱的机会呀,乖乖!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