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颗雪莲果种子,撒在3分地上,第一年共挖出500多公斤、收入4000多元。 孙学忠:盐源种雪莲果第一人 进入12月,宽阔明亮的盐源坝子多了几分寒意。 “多吃几个嘛,这是调理肠胃的好东西。雪莲果的药用价值很大的,多吃有益降血压。”在双河乡黄沙沟村6组,村民孙学忠把记者带到自己承包种植的20亩雪莲果土地旁,主人很热情、大方。 说起自己的雪莲果,40出头,一脸络腮胡的孙学忠的兴致就来了。 “2007年,在盐源县园艺场上班的哥哥从攀枝花带来了200颗种子。当时不知道这东西能否适应这里的气候条件,我只试种了3分地。”孙学忠说,虽然哥哥孙文忠告诉他,雪莲果现在卖得很好,市场前景也好,但他还是将信将疑的在苹果园里,只用了3分地开始试种,结果当年就出产500多公斤,去年12月前就已被人买走了大部分, “我是盐源县引种雪莲果的第一户。去年的3分地,最后卖出了4000多元的好价钱,很多人都羡慕我。”孙学忠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买主大多是在单位上班的人,去年一斤可以卖到3块多。 尝到甜头的孙学忠今年一不做二不休,大胆地承包了本村的20亩未种植苹果的土地,全部种上了雪莲果。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雪莲果植株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闪着成熟的光泽,在预示着今年将是一个好收成。 “雪莲果的成熟期是年底。从11月开始,我的雪莲果已经陆续零星上市了。目前的市面价大概也是3元多。不过还没有大的老板来订货呢。”孙学忠拍着胸膛说,“我们种植的雪莲果是无公害纯天然果品,无论哪个地方的老板来收购,黄沙沟村都欢迎。” 2007年,孙学忠因为3分地里卖出4000多元的好消息不胫而走后,黄沙沟村7个小组的人以及其他村民都纷纷前来找他“取经”,讨种子。如今,全村的大部分人家都种上了雪莲果。 “看到他家种植的雪莲果卖了好价钱,我们的眼睛都‘红’了。今年,通过孙学忠的指点,我家也种植了5分地。”同村村民,发展大棚种植的童兴能告诉记者,现在全村人都知道雪莲果好卖,价格还不错,试种的人还不少。 “至少有200多亩。”一旁的村民蒋施平补充道。 “孙学忠是盐源县第一个试种雪莲果的人?”记者半信半疑。 “肯定是!去年,盐源县城就只有他一个人,上街卖的这种果品。当时市场火爆得很,几乎是被抢购一空的。后来,孙学忠的果子卖完后,市面上还出现了从外地运进来的雪莲果。”黄沙沟村村长黎存志骄傲的替孙学忠回答。 展望今年的收成,孙学忠憨厚地笑了:“今年我们已经按照攀枝花的规格设计好了包装箱,我们要打自己的品牌。今年的销路如果走上了正轨,有可能突破10万元以上。如果这样,明年我还要扩大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