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某地一小学校长用公款给教职员工发放了一盒198的月饼,遭到举报,受到纪律处分,丢官罢职。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刊文“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文章说道“一年就那么几个节假日,单位这时慰问基层员工,发点福利,全体员工捧着节日福利喜气洋洋,这是多么体贴民心的好事,和反腐有多大关联?”两件事情摆在一起未免让人产生“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的感觉,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如今我们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教育党员干部,实惠人民群众,而有些单位却把群众路线教育当成教育群众活动,对待上级规定层层加码,甚至变相执行过度执行。各级规定严禁借节日之机乱发钱物,规定没错,理解却出现偏差,执行起来更是走了样。
笔者并非要为撤职校长鸣冤叫屈,只不过就事论事,透过现象看本质。中秋节、教师节,两节相近,发盒月饼以示慰问鼓励,既体现组织的关怀又拉近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内部氛围,本应无可厚非。砸掉校长乌纱的不是小小的月饼,也不是198元的“天价”,而是被“念歪的真经”,就像我们强调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不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强调改进作风是用“手术刀”对与群众利益相悖的“毒瘤”、“恶疮”切一刀,而非不管好肉坏肉一刀切。找准病灶、精准无误、毫不留情“切一刀”能治病救人,整治问题带出血,一人生病全家医搞“一刀切”,虽救了城门的火却殃了池中的鱼。
短期工作靠激情,长期工作必须靠激励,激励没了,干劲还会足吗?整治问题是把好事办好,通过建章立制把办好事具体化。改进作风整顿“四风”是要把不合理不合法的东西剔除,并非全盘否定。因此,要把正常的福利待遇用制度加以界定,给予正名,统一标准、公开透明,让投机者无机可乘,找到即合情理又有章可循的平衡点。制度规定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谁制定了规定就能享有不遵守规定的特权。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只关别人不管自己的“铁笼子”,为拒绝为群众谋利益找到合法的托辞。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结果只能是“形左实右”。
“福利待遇”与“乱发钱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随随便便就冠以“公款腐败”的帽子,领导干部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广大群众无利可图没有了干劲,创新发展就成了空谈。两种概念如何界定,要看其出发点是一心为了群众,还是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焦裕禄冒政治风险挪用专款违规买粮是为群众谋福祉,得到的是广大群众的拥戴和上级领导“你们都要去喊冤吗?我也算一个”的认可。走群众路线,是要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接受群众的评判,不能只看上级领导的脸色,而是要多看看人民群众的脸色。制度规定制定多少,现实问题解决多少,都还不是“最后一公里”,群众得到实惠、真心满意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