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祝家庄 一、从招考条件来看,“本次招考仅限于招考县的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工作人员。年龄 40周岁以下(1968年 11月30日以后出生),身体健康”,全县符合此条件的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工作人员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教师,即使楼主所说的“德昌报名应考的考生中百分之八十是年轻的教师”是真实的,也不奇怪,与人员构成比例相符,是正常现象。 二、“为什么他们中绝大多数放弃在比较好的工作环境,而要到环境艰苦的山区工作?是奉献精神,还是什么驱使?”,这个问题需要楼主提供一组真实准确的数据,一是他们中城区学校的占多少?城区周围学校的占多少?其他汉区学校的占多少?村小的占多少?民区学校的占多少?如果他们大多数是城区和城区周边学校的教师的话,那你这个命题才能成立(其实,现在山区除了交通条件稍差以外,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较过去已有较大改善,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恶劣)。 三、每一个人报考的动机都不是完全一样的。 (一)有的人从来就没有真正想当教师,即使教师的地位再高、待遇再好,他也不愿意当教师,也许乡镇工作更能发挥他(她)的长处; (二)如果你不愿一辈子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教师,要想依靠个人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才可能从乡村教师这个庞大的群体中脱颖而出,难度很大,几率较小,多数人不会取得成功; (三)乡镇机关(特别是民区)公务员数量少,每一个公务员基本上都要在一定岗位上,负责一个乡镇某一方面的工作,拥有法定的权力,履行法定的职责。相对于教师来说,其取得成绩获得提拔、升迁的几率大得多。这对功利主义思想浓厚的人(声明:不针对任何个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四)近年来,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民区乡机关的工作和生活工作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五)为了在民区大力发展烤烟生产这一支柱产业,县委政府采取重奖重惩等政策,调动了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烤烟生产连年丰收,烟农增收、财政增收,乡干部得到的奖励也非常的丰厚。这也是吸引力之一; (六)公务员和教师都有稳定的收入。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之前,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低。 (七)公务员在中国热,在美国更热。奥巴马历史性成为美国首名黑人总统后,全美掀起史无前例的政府工热,当前约30万名申请者争3300个新政府职位。大概合100人争一个职位。到了宣奥巴马一月份的宣誓就职日,申请人数还会较现时人数多逾一倍。而我们国家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各职位的平均竞争比例是78比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