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广安市委组织部的11个人的任职公示,发现这11人中,最大1962年出生,最小78年出生,1965年前出生有2人,1970年后出生有6人,1965年后--1970年出生有3人。按理说,这些人的多数应该有机会接受国家的高等教育的,但非常遗憾,这11人中,只有1人有大学学历,1人有党校研究生学历;其余有5人是在职党校大学学历、有3人是在职大学学历(也可能是党校学历)、1人在职大专学历,至少有9个人工作前没有接受到国家的高等教育。
大家知道,我国的在职教育良莠不齐,有很多学校(包括党校)打着在职教育的牌子,实际在变相倒卖文凭,这已经是全社会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上述人等是否是这股浊流中获得的文凭,在下不敢乱说,是否符合中央提拔使用干部要求的“德才兼备”人才,在下也不敢否定。我只知道我身边有很多50、60年代初的人本是初中文化程度,跟我一同上班,过了几年后我看他们填写文化程度时却成了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其学识、才能却变化不大。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广安的中青年干部在工作前的文化程度起点如此低?按公示提拔的11名县处级干部文化程度推算,以至于有80--90%的干部是在工作后才接受在职高等教育?难道是原南充地区1993年前截留了广、岳、武、华蓥应分到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似乎也不对,1978年8月生的现任华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拟任中共华蓥市委常委和 1975年9月生、现任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拟任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政治委员以及 1975年5月生的现任中共广安市纪委(广安市监察局)案件审理和法规室主任)拟任中共广安市纪委(广安市监察局)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这几位如果上大学,毕业分配时南充早就不管了,想截留也截留不了了。那如何解释广安市新提拔处级干部接受在职高等教育过多现象,我想不外乎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广安干部实际情况,确实有80--90%的干部是在工作后才接受在职高等教育;一种的可能是广安正牌大学生不少,但德才表现不如在职具有高等学历的干部,但愿如此。
附:
广安拟任黎均平等11名同志任前公示
【发稿时间:2014-9-29】 【稿件来源:广安在线】
根据《广安市市管干部任前公示暂行办法》(广组通〔2003〕63号)的规定,现将黎均平等11名同志任职进行任前公示: 黎均平同志(1967年9月生,汉族,四川广安人,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邻水县委副书记)拟提名为政协邻水县委员会主席人选。 陈云栋同志(1963年1月生,汉族,四川安岳人,党校在职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华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拟提名为政协华蓥市委员会主席人选。 张伟同志(1978年8月生,汉族,四川武胜人,党校在职大学学历,现任华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拟任中共华蓥市委常委。 李代芹同志(1968年10月生,汉族,四川华蓥人,党校在职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拟任中共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工作委员会书记、提名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管委会主任人选。 王斌同志(1975年9月生,汉族,四川阆中人,党校在职大学学历,现任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拟任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政治委员。 王萍同志(女,1975年5月生,汉族,四川盐亭人,在职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广安市纪委(广安市监察局)案件审理和法规室主任)拟任中共广安市纪委(广安市监察局)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 邓勇同志(1977年1月生,汉族,四川华蓥人,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广安市纪委(广安市监察局)研究室主任)拟任中共广安市纪委(广安市监察局)宣传部部长。 宋亚辉同志(1976年7月生,汉族,四川岳池人,在职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岳池县顾县镇委员会书记)拟任中共广安市委群众工作局(广安市人民政府信访局)副局长。 欧爱平同志(1962年6月生,汉族,四川广安人,在职大专学历,现任中共广安市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拟任中共广安市供销社党组书记、提名为广安市供销社主任人选。 刘春华同志(女,1972年11月生,汉族,四川武胜人,在职大学学历,现任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拟提名为广安市国民经济和装备动员办公室主任人选。 何晴同志(女,1967年12月生,汉族,四川南充人,党校在职大学学历,现任广安市林业局计划财务科科长)拟任中共广安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干部群众如有情况需要反映的,请于5个工作日内(9月29日至10月10日)以真实姓名向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联系电话:0826-12380-1,广安市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http://www.gadj.gov.cn/12380/index.asp)电话、书面反映或面谈。 特此公示。中共广安市委组织部 2014年9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