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71|评论: 0

万源市竹峪乡村教师蔡仲生:扎根山乡36载 重庆知青嫌这辈子书没教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扎根山乡36载 重庆知青嫌这辈子书没教够
——记万源市竹峪小学乡村教师蔡仲生

       “还有一个月我就要退休了,说句心理话,我真感到十分不舍,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打发退休后没有学生在身边的时光!”日前,笔者走进万源市竹峪小学做采访时,该校教师蔡仲生这样说道。

  1972年5月,为响应党的号召,年仅17岁的知青蔡仲生从重庆来到万源市西北角康乐乡下乡务农。来到陌生的地方,蔡仲生同陌生的农民一道干起陌生的农活,一干就是五年。“难道就这样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挫败感一直萦绕在蔡仲生的心头。

  好在后来机会终于降临。由于当时教师缺乏,康乐乡推荐蔡仲生到万源师范学校参加学习,培训学习后被分配到康乐乡任教。1978年12月,蔡仲生成为了一名教师,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1983年秋,蔡仲生调到万源市竹峪镇中心小学校,任教至今,在教育战线上一干就是36年。

  扎根山区 潜心从教重修身

  到竹峪小学工作以来,蔡仲生一直在该校所辖最偏远的村小任教。山区小学条件的艰苦众所周知,但蔡仲生毫无怨言,无私奉献,一直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以伟大的人格,教育着一代代儿童成长,感动着一位位父老乡亲。

  蔡仲生要求自己做到无私,倾自己所学所能,想方设法教好书、育好人。他像严父一样严格教导学生,又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学生,更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平等、友爱、亲密无间地相处。

  蔡仲生常说:“教师的工作是塑造儿童的灵魂,建构儿童的知识。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心灵是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当一名教师,只有用心灵育人,才会有幸福充实的人生体验。”

  在蔡仲生看来,做一名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真正为人师表。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电,才能把握现代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才能在课堂上找到与学生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掌握指导、教育学生的科学方法。

  为了充实自己,蔡仲生从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不管是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还是进修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培训,不管是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教育,还是同事之间自发的教研活动,总能看见他认真参与的身影。虽年近花甲,但他虚心向同事学习,不耻下问,喜欢和老师们在一起听课、评课、讨论,解答困惑,指点迷津。他善于思考,勤于学习,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情系教育 奉献一切为学生

  “为学生奉献一切。”这是蔡仲生在班主任工作中信奉的准则。他爱学生胜过自己。他捧出一颗心,掏出全部情,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用行动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教育学生。平常,蔡仲生牵挂得最多的是他的学生,在他的脑海里,有一本学生的生活档案,对每个学生的各种情况,他都能如数家珍。

  蔡仲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当老师那天起,我的心就和学生紧紧连在一起了。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模仿能力较强,正处于长身体、求知识、学做人的关键阶段,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用心灵去启迪和引导,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竹峪小学校长刘兴友告诉笔者,在蔡仲生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挚爱、他的自豪、他心中的希望。蔡仲生任教班级里有一位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苟光平,由于母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小小年纪就和残疾的父亲相依为命。了解到这一情况,接班时,蔡仲生就反复教育孩子们真诚关心帮助苟光平。但由于苟光平性格孤僻,把同学们的关心帮助视为轻视和同情,不仅学习跟不上,还常常做出一些偏激行为,课上课下不是欺负这个同学,就是捉弄那个同学,更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坏习惯让许多老师头痛不已。面对这样的孩子,蔡仲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蔡仲生和同事们商量,要用无私的爱去感化苟光平,去把他的意识唤醒。蔡仲生多次去苟光平家中家访,每次都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苟光平买一些学习用品,给他父亲买一些生活日用品,还动手帮他们家做家务,并寻找适当的时机和苟光平促膝谈心,鼓励教育他。在蔡仲生的真诚关爱下,苟光平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一次次感动得热泪盈眶,对同学、对班集体有了新的认识。在蔡仲生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苟光平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作为班主任,蔡仲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每当他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心里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充实和欣慰。他用一种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的做法教育引导学生坦荡做人、刻苦钻研,感动了竹峪镇的所有家长。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在谈到蔡仲生时,总会不约而同地交口称赞。

  数年一日 勤于求索乐教书

  “蔡老师的课我最喜欢上,每次上课,我都特别高兴。”蔡仲生所教过的学生逢人总会这样说。

  蔡仲生常年在边远的村校任教,教学中,他能教善导,形成了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他尤其注重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掌握的学习情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并克服山区小学资源相对薄弱的困难,自己动手制作了许多教具、学具,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蔡仲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情感熏陶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逐步具备学习的自主性。针对学生最头疼的习作,他采取的对策是课上拓展思路,课下熏陶感染,常常带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体验生活。通过训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并增强创新意识。

  在一次语文课上,蔡仲生班级里的一位学生突然呕吐,邻桌学生及时向老师报告后,蔡仲生便马上和几位学生一起主动清扫脏物,有的学生还拿出风油精,对呕吐学生问寒问暖。事后,针对这一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蔡仲生及时给予启发、出主意,改阅读课为作文课,让学生去描写、赞扬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好风尚。在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中,有的赞扬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有的歌颂师生深厚情谊,有的表达班集体的温暖……孩子们纷纷找到了写作的乐趣,连平时经常对写作文感到头疼的孩子也好似突然一下豁然开朗了。

  在致力于探究最容易被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蔡仲生也特别乐意将自己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教师,并积极同他们探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既带动他人,又发展自己。工作之余,寒暑假里,总能在校园看到蔡仲生忙碌的身影,不是在给花草浇水,就是在给花草修枝;不是在校园除杂草,就是在维修桌椅水管。

  心灵的付出,收获的是累累硕果。多年来,蔡仲生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在竹峪小学工作的二十余年里,蔡仲生曾经连续八年被评为竹峪小学先进教师,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位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在寄给蔡仲生的贺卡上题写着“良师益友,终身难忘”,这或许就是蔡仲生一生矢志不渝奉献教育的最好写照。

  作为一名山区教师,蔡仲生一直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书写自己别样的人生。而对于自己即将在一个月后退休的事实,他却好似有些浑然不觉,觉得自己完全还能够再教上许多年。(万源新闻-万源传媒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