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记者来到乐至县中和场镇太平村时,环村公路两旁堆放着村民丰收的小米辣,村民们有的忙着过秤,有的开心地数着票子。小米辣,让太平村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太平村村两委通过广泛调研认真分析论证,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小米辣产业,并采取“公司+基地+技术服务部门+农户”的发展模式,为该村的农户铺出了一条致富路。 沿着太平村的通村公路一路前行,记者看到很多货车直接开到了村民家门口,满载小米辣的货车来来往往,一片热闹的景象。村民们将采摘来的小米辣打包堆放在公路两侧,等待收购商前来过秤,每斤1.9元的收购价,种植户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产业发展,基础先行。2012年,太平村5.7公里环村公路通车,将农资和技术一并引进了这个曾经十分落后的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让村民们一改以往贫穷的面貌。“以前我们就种传统经济作物,效益一直不好。种植小米辣成本不高,但产量高、价格好。 ”村民李昌友感慨地说,现在路修到家门口,买卖都方便了。 为了让村民的小米辣不愁销路,中和场镇还引进了资阳市大州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销售加工企业,订单种植小米辣1500亩。订单式收购的保护价让跃跃欲试却又有所顾忌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村民纷纷在公司领取免费的种子,种起了小米辣。 从8月开始,小米辣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据村民们介绍,今年风调雨顺,小米辣产量喜人。正准备将收获的小米辣过秤的村民彭大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米辣亩产能够达到3000多斤,合同保底收购价是每斤1.5元,自己家里种植的2亩今年能卖8000多元,比种别的农作物划算多了。 据了解,中和场镇相关涉农部门与农产品收购业主、企业联合成立了镇农产品产业化服务中心,为农业产业转型提供产前市场分析、预测,项目论证、选择,生产订单签订,产中技术指导,产后组织、协调农产品销售,基本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 地里的辣子变成了红红的票子,村民们喜上眉梢。他们纷纷表示,明年还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将太平村的小米辣产业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