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传教育机制。通过会议、广播、电视、LED屏等形式宣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村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消除“重乡容村貌外观改善、轻人居环境提升”现。
二、经费保障机制。整合村社运行服务费、环境优美示范村等项目专项费用,确保整改经费到位。
三、督查考评机制。以村(社区)为主、属地负责为原则,建立农村环境综合管理督查考评体系,及时通报考评结果。
四、完善管理机制。制定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培养村民文明意识。目前,该镇11个村(社区)共清除粪堆、柴草堆、土堆等生活垃圾1250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