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结束之后,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讨论了互联网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将依法治网列为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将向着法制办网迈出了一大步。事实上,从2008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就已经基本呈现出依法治网的面貌,并且多年来出台了多项法律来保障互联网环境的健康,以及打击一些发生在互联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过相较于之前,本次正式提出依法治网,将意味着相关部门将严格以法律为依据,对互联网上的“负能量”及违法犯罪行为给予有力的打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新事物、新平台、新功能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现如今,每一个现代人几乎都徜徉在互联网带来的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里,不管是PC机还是手机APP,都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时刻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因此,以往人们称互联网为虚拟的社会,但是因为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的兴起,互联网早已经成为另外一个现实社会,是与现实社会平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同样不乏违法犯罪现象,比如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亦或者恶意诽谤、污蔑、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甚或者公然传播色情信息、虚假信息的等等。这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存在,无疑给互联网蒙上了一层阴影,更让网民时刻处在危险和陷阱的边缘,一不小心就上了鬼子的当,入了坏人的圈套。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良现象和违法犯罪现象的客观存在,才更加显得依法治网刻不容缓。只有依法治网,不断完善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有现实的部门进行对接,对于违法犯罪行为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追查和严惩,才能一定程度上遏制乃至消灭互联网上的犯罪行为。此外,也只有通过依法办网,才能让越来越多的网民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做到文明上网、清白上网。也只有打击互联网违法犯罪和提高网民法律知识双方面相结合,才能创造一个更加清白、有序的上网环境,才能保护好人打击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