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10|评论: 0

2014夹关水上民俗文化节“整巴适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 17:27 | |阅读模式
王文才主编《水寨茶乡夹门关》第19期第2版
2014夹关水上民俗文化节“整巴适了”!
彩彩   图/文
“川人游川·清凉夹关——夹关水上民俗文化节”,2014年8月16日,在夹门关清江与白沫江交汇处召开。活动内容有灯舞表演、水上拔河、水上打仗、山歌对唱、夺红旗、茶乡音乐啤酒晚会。活动由夹关文化站主办,夹关高跷协会承办,润禾农业有限公司、成都恒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沫江山居乡村生态度假酒店、金川茶业、老君山庄协办。尽管此次活动或多或少地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总体上看还算是成功的,得到了游人们的好评。
一、主题鲜明
   活动从广告设计到活动开始再到活动结束,至始至终都围绕着展示夹关灾后重建成果和民间风情,演绎夹关独特民俗,反映居民的精神面貌开展。其目的是挖掘夹关特色旅游文化、打造夹关城镇名片、提升城镇形象、增加旅游收入、带动第三产业、努力打造“水寨茶乡、千年古镇”文化品牌,推动夹关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
二、特色浓郁
   夹关被成都市命名为“灯舞之乡”,高脚灯(高跷)、狮子灯、龙灯、牛儿灯、幺妹灯……虽然全国各地都有,但其表演过程和唱词以及在水上出现,却是夹门关独具的;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农村和城市的众人都耳濡目染不少,但其茶姑和渔夫的故事,可以说只有氺寨茶乡夹门关才独有的氛围和情调;蓑衣、斗篷、竹筏……让它们综合(整合)在“民俗文化节”上亮相,其特色是夹门关独有的风味。
水上高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上狮子灯
水上龙灯
水上牛儿灯
水上幺妹灯
水上腰鼓队
茶姑与渔夫的故事
水上山歌对唱
水上拔河
打水仗
三、构思精巧
氺寨茶乡夹门关有三大特色,一是水,二是茶,三是灯舞。这次“水上民俗文化节”活动,紧紧抓住“水”这根主线,涉猎“寨”、“茶”、“灯”、“舞”和“夹门关故事”,做“水”这篇文章,构思十分精炼、巧妙。
民间民俗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源于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早上,远来近到的人们已挤满了白沫江两岸。当主持人宣布“水上民俗文化节”开幕后,唢呐伴奏大秧歌锣鼓、省级非遗高跷表演、女子龙灯、狮子灯、马马灯、牛儿灯、腰鼓等七支队伍,便由上而下地逐一出现在水上表演、巡游。之后,水上比赛山歌对唱、水上夺红旗、水上拔河、打水仗等活动项目粉墨登场。现场欢声雷动,此起彼伏。晚上,茶乡音乐啤酒晚会上,特色文化队伍表演、趣味游戏、啤酒狂欢、音乐相约、烧烤夜啤等活动,使人尽兴欢畅。
四、鸡蛋里面挑骨头
(一)现场渲染不够浓烈:假如在从双土地到庆元桥,白沫江两岸的麻柳树上挂上几个高音喇叭,让“观众”先闻其声,再观其形,也许会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假如在从双土地到庆元桥,白沫江两岸的麻柳树上挂几幅布标,也许会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二)狮子灯、马马灯、牛儿灯……的“报门”,是夹门关的特色,如果在“巡游”时,对唱(模拟表演)一下,也许会更有利于更加“突出”或“张显”出夹门关的特色。
(三)如果能在“打水仗”和“水上拉拔河”时,派专人到滚水坝处操纵阀门,控制白沫江水的深度,让“打水仗”和“水上拉拔河”尽量在白沫江心表演,让无关紧要的人员尽量退出,使更多的人尽兴地观看活动的全过程,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唱山歌的曲调是夹门关的味道。如果唱山歌的人再年轻一些,歌词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一些,如将《水寨茶乡夹门关》第13期第四版,熊光发老先生《采茶山歌》之类的东西,找名人如邛崃的川西民歌谱曲高手黄亮永等谱成曲,组织一批年轻人表演出来,那就更“巴适”、“规矩”、“安逸”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