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52|评论: 1

消除“官架子”更要整治“抬轿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发文批官员“特权病”引发网友热议网友:消除“官架子”更要整治“抬轿子”
2014年11月03日14:50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人民网北京11月3日电(杨鸿光 李兵兵)3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随着反“四风”的深入,一些干部出现“不适应症”,愈发体现出不正之风的危害。对于“县委书记在贵宾厅关闭后感叹不会办登机”的现象,网友们认为,“生活难自理”的“特权病”亦是腐败的表现形式,不体察民情的官员谈不上执政为民,在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作风之弊。
    干部和我们距离到底有多远?
    乐乐:官员不懂百姓如何生活,不知道他们怎样能够让百姓幸福。
    Yshilin: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少“人民公仆”严重脱离人民很多年!
    风雨钟楼:现在的官员学历高了能力应该强了,为什么秘书却多了?
    新闻不联播:常见芝麻大的官都有人给跑前跑后,我们的干部和我们距离到底有多远?
    “生活难自理”既是特权病也是腐败症
    圆融的醒:取消了部分特权,就失重了,不适应与普通人为伍了。真是除了当官啥都不会了!
    折一根柳枝:怪不得很多政策一出马上引来质疑和嘲讽,原来都是拍脑门决定的。不亲自体验老百姓办事的流程,怎么能为百姓办事?
    扬起帆兮去远航: 脱去“特权衣”,原来是“刘姥姥”。身享特权还心系群众,多虚伪啊。
    申爱民:县委书记“生活难自理”既是特权病也是腐败症!
    消除“官架子”更要整治“抬轿子”
    张述:主政一方权力很大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对他们“自律”的期望远远大于本能起到更好作用的“他律”的要求,这个惯,实际上是对权力的“娇惯”,对权力的“放纵”。
    三石为吉:“官架子”是怎么来的?除了官员自身有问题,恐怕与“抬轿子”的下属密不可分,与整体风气密不可分。除了要让官员摆正自己的位置,也要整顿“办公厅政治”、“秘书政治”和“司机政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1-4 22:28
群教路线活动结束后,各位官僚照旧让秘书提包包、拿水杯、开车门,不回家吃饭!生活依赖症死灰复燃!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