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53|评论: 26

网络营销传世经典——《互联网黑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5 16:44 | |阅读模式
诸位读书网友!今天,我要给大家揭示互联网营销的本质和绝技。 (诸位网友,以下为《互联网黑洞》作者仲昭川老师首次披露的网络营销绝技,句句经典、弥足珍贵,请大家转发或收藏备用。)

只有真正的本质,才是可以把握的。只有真正的绝技,才是不花钱就能见效的。
记住我今天讲的,可以避免你们做一些无畏的探索,能够节省你们无效的成本支出。
这也是我们要先谈互联网营销三八律的原因。

所谓“三”,就是终极网络营销的自助三步曲,是最高境界,也是最便宜的、最简单的、最有效的。
所谓“八”,就是网络营销方式中最基本的八种类型。同时,它们也是八个同义词。实际操作中,这八种类型可任意选其一、也可以来回变换、更可以当成一回事,以不变应万变。
全世界都知道三八线,没人知道三八律。
其实“三八律”就是互联网营销中的“三八线”。任何人逾越了这条线,都要付出代价。
为了避免落一个“三八”的名声,今天我倒着说。先说八,后说三。

“八”,就是网络营销八大等式。由八个同义词组成。
营销离不开网络。因此网络营销是个大概念。
面对无边无际、日新月异的大互联网,很多骗子天天抛出新名词、新概念、新潮流,诱使你上勾。

想做一个营销的明白人,你不妨先记住一个等式,叫做“网络营销八大等式”。(详情可看《互联网黑洞》第五章第四节)
“网络营销” = 搜索引擎营销 = 关键词营销 = 网络整合营销 = 口碑营销 = 互动营销 = 内容营销 = 全网营销 = 公信力营销

请各位数数,是不是八个等号?每个等号后面,是不是都有一个特别唬人的概念?
这八个概念,都是网络营销框架下最基本的概念。都是“网络营销”的同义词,都是一级名词、一级概念。都是对等的,都是网络营销的不同化身。

在过去、在目前、在我们可以预见的今后,其它任何网络营销,都是二级、三级、四级往下的概念,价值上也是逐渐递减的。比如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都是全网营销里的社区营销里的社会化营销里的即时营销里的碎片化营销,都是四五级以下的小闹闹。最要命的是:微博营销喝微信营销的内容而且进不了搜索引擎,消费者需要你的时候找不到你!这不是过眼云烟瞎胡闹吗?还满头大汗。
所以,现在我们就用八句话,把网络营销这八个最大的概念、最大的类型、最大的方式,简单说明白。

搜索引擎营销,就是指任何的网络营销,最后都要拿搜索引擎说话。
换言之,任何企业都要为自己的搜索结果买单。
因此,不管你学了什么网络营销绝技,都要使之跟搜索引擎对接,形成长期沉淀,否则都是过眼烟云。

再说关键词营销。
所有的消费者,所有对你感兴趣的人,都会利用搜索引擎来寻找你,你所需要做的,不是去找他们,而是让他们来找你,这就离不开你的关键词,主要有四类:人名和地名、机构名、品牌和产品名、其他的专有名词。
记住,以上四类都是名词。

对有钱的企业,重点是网络整合营销。
所谓整合,不是居高临下、不是发号施令,而是请高人给你设计配方,来实现网络上的信息布局。
请记住啊,这和创意、策划都没关系,谁要在互联网时代向你兜售小聪明,直接轰走,不用聊。

我们再谈谈口碑营销。
口碑是谁的口?是消费者和专家的口,是买方的口,不是卖方的。
记住了这一点,口碑营销就简单了。
当然卖方也可以说话,但只是插嘴、只是起哄、只是添油加醋,仅此而已。

接下来,就是互动营销。这个更简单,就是聊天,有什么说什么。
多说别人关心的东西,少说自己关心的东西,就完事儿了。
现在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不喜欢聊天,因为企业不允许他们聊天,他们的使命就是制造信息不对称,说白了就是忽悠。
这是要遭报应的,不能这么干。

互动靠什么?靠内容,叫内容营销。
内容是个悖论,关系到成本。所以内容营销就是日常的烧钱,性价比很低,但没办法。
不管哪一个网站,都必须有内容,还要天天设计、天天发布、天天更新。
所以,在包括垃圾邮件在内的几十种内容营销手法中,应该多留意,总结一些性价比,以便控制成本。

诸位!现在到了节骨眼儿,就是全网营销。
互联网,自古以来就有。因为人们离不开交互、离不开联络、离不开关系网。
现在的电脑网、手机网、物体网,都是智能网,都要交互。否则就没有智能可言了。
既然是智能的,就要着眼于整个互联网。
我通常管这叫“布局于全网,聚焦于搜索”!

最后说说公信力营销。
不管是中石化还是微软,他们都有公信力。虽然这种公信力很多都是邪恶的,但公信力就是公信力,消费者都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他们、给他们送钱,说白了就是没脾气。
无需太多道德的眼光看待公信力。
公信力的本质,就是攫取并兑现超额的附加值,比品牌狠多了。
(未完待续,请看跟帖)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7:09 |
举一个例子,麦肯锡,是世界上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一直用数据忽悠人,但是人们都喜欢上当受骗,而且是乐此不疲。这就叫公信力。
麦肯锡的公信力是怎么来的?你们都可以去百度,反正不是凭空而来的,肯定不是假的。

玩公信力,就是玩人性,就是上次我们所说营销的心性。
到底怎么玩,就是分享价值。不会玩,慢慢试错。
至少,你不能挑战人性。

分享价值的方式很多,但必须要理性。
不理性的方式,就是烧钱,甚至办好银行卡,每个消费者送一张。
消费者窃喜之余骂你傻逼。
你如果认为消费者会直接报答你,那就邪恶了。那叫挑战人性。


发表于 2014-11-6 18:25 |
企业的思维黑洞,随着企业跟互联网关系逐渐密切,将愈发扩大。

发表于 2014-11-11 15:26 |

夭貓#诚邀小时工,没有日寸间和地点要求,有电脳上网就行,多做多得,日結(50_200),适合大学生,上班族,在家里带孩子的妈妈,详情扣28,26,723,021***

发表于 2014-11-11 15:26 |

夭貓#诚邀小时工,没有日寸间和地点要求,有电脳上网就行,多做多得,日結(50_200),适合大学生,上班族,在家里带孩子的妈妈,详情扣28,26,723,021***

发表于 2014-11-11 18:29 |
互联网的价值,是多元的。
互联网的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
个体的多元价值观。在互联网时代,多元共生的价值观给社会带来的是生机,而不是扭曲。

发表于 2014-11-12 12:06 |
这就是互联网,而不是IT。
IT怎么可能?不信你去问问工程师,他自己还着急呢。
说到工程师,自然说到了技术。
技术是什么玩意?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7:01 |
企业的生存,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者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互联网经营的思维,必须以消费者为基点;互联网商业的价值观,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1:11 |
一个天才的大脑每天都有百十个创意,而千万个消费者每时每刻都有无穷的奇思妙想。只要跟消费者达成统一战线,企业就立于不败。将消费者的终极价值比作大地,企业就是大地之子。这是另一个维度。

发表于 2014-11-15 11:18 |
衡量当今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不仅在于注册用户量和网站浏览量的高速增长,更在于这一增长必须是以极低成本获取的。

发表于 2014-11-16 08:39 |
借助于互联网价值观,消费者能够轻而易举地参与从融资到销售、从品牌资产评估到企业市值预测等各个环节,进而重塑企业、重塑商业社会。至少能在局部,形成一个又一个新的生态。

发表于 2014-11-17 17:10 |
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增加了人类的生存维度。
互联网思维最大的价值,是拓展了我们的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人生路径和结局。
其中最具体、最实用、最易掌握、最不易被外界毁坏的,是价值观。

发表于 2014-11-18 10:42 |
互联网无论再怎么发展,如果不进入普通人谋生的范畴,永远是娱乐工具。

发表于 2014-11-19 16:56 |
互联网金融代表了互联网精神,一定是大势所趋,不是一阵风。所以不用激动,更不用着急。
虽然由来已久,但互联网金融的各路玩法大都是创新。
只要是创新,就一定会深深踏入误区、禁区、雷区,乃至于盲区。
因此,请诸位稍安勿躁,等着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吧。
发表于 2014-11-20 16:32 |
哦,,

发表于 2014-11-21 11:11 |
互联网的实质,是全球化。各种碰撞、各种交融、各种发生关系。
网络化的本质,最初是市场化、个体化、差异化,最后不断细分,变成了量子化。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4:44 |
通俗讲:
销售是逢人便说自己好;
广告是反复吆喝自己好;
公关是雇人去说自己好;
传播是让人都知自己好;
客服是出事也说自己好;
口碑是大家都说自己好。
营销是设法让别人都相信自己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13:07 |
营销是企业跟消费者谈情说爱,必须假以时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即便机会来了,也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恰恰也是营销与传播的不同。传播必须短平快,必须大张旗鼓。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3:36 |
互联网的基本属性是建立关系,营销的目标也是建立关系,两者天然吻合。但互联网营销却面临太多科特勒市场学的悖论。这种挑战,是死亡危机,不是发财机遇。无论对甲方,还是乙方。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4:16 |
互联网,自古以来就有。因为人们离不开交互、离不开联络、离不开关系网。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