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转帖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据《信息时报》报道,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建语出惊人。
王平建表示,目前大学生求职不易,农村孩子上大学后可能找不到工作,反而因学返贫。她说,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农家子弟不愿返回农村,只有蜗居在城市。但如果农家子弟在中专或高中就读,则会返回农村。“他们不用来城里,在农村也许就发展起来了,有技术,有目标,有幸福。”
王平建认为,有着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是个农业国家,而农村广大百姓只有在农村生存的过程中,才能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不能说它是一味的落后,大家应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农村,你们不知道田头上那个八九十岁的老头比我们有文化多了!人家坐在田里面,看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收成好不好。我们有这个本事吗?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对文化的看待,不是说我们拿哪种文凭来论事。”
全国政协委员王平接受记者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艳 张玉琴朱小勇 孙婷婷 实习生 吴梦)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中国文化要在农民身上体现”
她认为,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因为我们的地理环境包括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决定我们就是一个农业国家。既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就要保护我们中国的文化。”她认为中国的文化也要在农村广大老百姓身上体现,只有他们在农村生存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民族传承的载体,“他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大家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