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93|评论: 0

[泸州杂谈] 当前与孩子有关的教育问题的根本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下对于当前与孩子有关的教育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不少人把矛头指向教育,说准确点就是指向教育系统,把矛头对准教育部门,锋芒对准学校与教师。每个人都在思考,我一直在关注有关教育的各种动态,各大网站、各级教育权威网站,看了如火如荼的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的报道和有关教育问题的报道,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教育界更在思考,主管教育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每个老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改变教育现状。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看问题要看主流,不能以偏概全。只有抓住主要矛盾,用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出路。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首先声明没有为那个辩护,也没有攻击某个人的意思,我希望大家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认真读下去):
与孩子有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家长,家庭是啦啦队,社会是吹鼓手。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家长,家长们必须转变观念,必须对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家长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产生的问题都让教育部门来承担,这样一推下去,就只有教师来承担责任了。让教师承担责任是不公平的,教师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活得累,一点也没有工作的快乐,这是当今的现实。教师们根本就不愿意像这样来生活。
涉及孩子成长的问题,关系的方面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是孩子的天赋,心理学上讲就是遗传,也就是农民种庄稼时的种子质量,种子本身就有质量问题,种到地里就会影响收成,如果种子质量高、品质优,收成也不一定就高。这就会有影响收成的第二个因素,种子下地后的管理,诸如施肥、浇水、除虫等,但是实施这些的时候必须符合庄稼的生长规律。对孩子的成长涉及的这方面的因素,就是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必须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成长规律,不可揠苗助长。第三个因素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庄稼来说就是种植的土壤,如果种植的土壤,不适合那个种子生长,再优良的种子都不会有好收成。家长必须对这些东西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家长看了可能不服气,你那不是在教训人吗?我还不清楚这些,我自己的孩子,我最了解了。但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太切,往往会犯揠苗助长的错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当孩子成长退步的时候,不如返回去,不急不燥,让他愉快地玩,玩过了再学习,可能不到半年,最多一年他的成绩会比过去更好。但是必须掌握好玩的度,要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做。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读书上来,说不定你这样做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看看美国、日本的孩子教育,就知道这个道理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曾在“人物”栏目里,讲了一个下岗女工,为了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她从连字母都不会认,都不会写,通过自学去当英语辅导老师。而她的孩子也在她的感染带动下英语成绩优秀,最后成为出色的外交翻译。她为了孩子,广泛收集有关英语的海报、歌曲、短文,与孩子一起分享,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可能值得我们学习。我这样说不是说希望大家都去自学,然后当指导教师的意思,而是学习她教育孩子的方式。
为什么说家长是发生教育问题的根本呢?你看你们不拿钱去搞意义不大的培训,在孩子理应休息的时候,让孩子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参加一些运用学校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促进孩子运用能力的提高,促进孩子智慧的增长,促进孩子对生活、对社会、对学习、对人际、对未来、对人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形成健康向上、追求进步、无私奉献、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人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比什么都强。因为你愿意上当,你自愿花费那些不必要的开销,为孩子买痛苦,结果孩子埋怨。结果花了很大力气,孩子长进不大,你就把气发在教育行业身上,把怨气发在教师身上,满腹的牢骚。弄得孩子、自己、老师都不高兴,值得吗?我们再反思一下,孩子在家的生活,因为你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连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都不会做。你看香港招考人才,考试题中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大陆的考试参加者几乎都不会做的有关报道,这说明什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出了大问题。对的,不错,孩子是应该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但是怎样让孩子愉快的学习,家长懂得吗?懂得多少?是不是真正懂得?我看未必尽然。
社会对孩子的成绩不理性的看待,这次孩子的成绩优秀一点,就一味的吹捧,我看到一个论坛里有个小学孩子获得了一点成绩,结果不知是家长还是什么人,就在那里边去发帖子鼓吹,什么状元、什么第一名、什么不得了的成绩。对状元的吹捧到了极端,就没有任何意义。你看新华网上新华社记者调查对中国恢复高考以来的1977-2007年30年间的所有状元的成就的调查报道:表明没有一个状元成为行业顶尖人才。所以不必热捧暂时取得的成绩。下次考的差一点,就一阵炮轰,这教师怎不负责了呢?我们必须看到对孩子的考评和测试的内容,仅仅是孩子所学东西中非常少的一点,或许还不足5%,1%,总之是少得可怜的一点。所以不可能检测到孩子真正的掌握的全部,仅仅是抽查。所以不必因为一次、两次孩子成绩不理想,就送孩子去参加意义不大培训,要从根本上查找造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帮助孩子找准成绩下降的原因,找准努力的方向,理性的看待孩子的成绩。
孩子的成长环境怎样呢?有一个公式不知大家认同不,但是确实很有道理。“5-2=0”,就是说孩子在校学习5天,减去孩子在家、在社会生活的2天,结果就是0了。也就是说孩子的生活环境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你看他生活的周围都是些什么,天天打麻将、聊天、喝茶的,几乎没有做学问的,很少去读书的。他出生后,你一眼发现的是什么,是麻将桌、电视机。第一次听到的是什么,搓麻将的哗哗声、电视机的吵闹声,他能够安静的去读书?他的心被引导哪里去了呢?这就是孩子面对的第一现实。我们知道孟母三迁,才造就了孟子。可见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有多大。
不知道大家看了服不服气,但是有一点就是我们必须克服浮躁,静下心来,从根本上去认识教育,对造成的根源从本源上去查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结束时间: 2016-6-30 08:58

正方观点 (0)

与孩子有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家长,家庭是啦啦队,社会是吹鼓手。

反方观点 (0)

与孩子有关教育问题在教育本身

辩手:0 ( 加入 )
     
    辩手:0 ( 加入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