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后,在本次年会上,“依法治校”成为与会专家探讨的热门课题。国家总督学陶西平认为,在学校这个层面上,应该树立一个法治思维,应该加强法治教育,推进学校治理的法治化,坚持依法治校。
他说,学校要结合青少年的特点,采取活泼有效的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知识课程和法治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现在全国各地学校都在陆续开设法治课堂,请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开展法治宣传等,“我觉得这方面的活动,要多举办一些,”陶西平说,学校应该通过民族的程序制定合理可行的校规校纪,规范校园行为,增强师生规则意识,形成学校法治文化。
中小学整体改革专委会的副理事长,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局长毛军在报告称,四中全会也强调一手抓法治一手抓人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用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跟道德相辅相成,法治跟德治相辅相成。他表示,法制教育要跟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成华区有很好的经验,今后将继续加强学校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建设;以青少年学法守法宣誓活动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模拟法庭竞赛、法制辩论赛(论坛)、法律知识竞赛或法制文艺演出。毛军说,今后,成华区将以学校章程建设为抓手“依法治校”,如树德小学,在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梳理学校办学现状,凝练全校师生共同理念与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按照公开、民主程序,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形成自己的办学章程,涉及学校权力配置、发展目标、师生权利义务实现等重大问题,堪称学校管理的基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