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荡涤心灵的深入学习,一次次真诚主动的开门纳谏,一遍遍触及灵魂的扪心自问,一个个立行立改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乐至县2.78万名党员、1255个基层党组织积极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真听、真查、真改,如同一阵清新务实之风,吹遍帅乡大地,深深印在乐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征程中。
敢担当
自上而下率先垂范
今年2月,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第十八督导组和市委第十一督导组的有力指导下,乐至县全面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发挥好“一把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这次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一。本次活动的对象范围广、人数多、层级多,涉及单位多,结构更为复杂,与群众接触更紧密,更需要党委和“一把手”把责任扛上肩,将活动抓在手。
乐至县委常委班子及成员从自己做起,率先作出“五个带头”承诺,率先抓具体问题的整改,每个环节都走在前列、作出示范。34名县级党员干部分别确定1个联系点,沉入一线抓推动,带头把抓活动开展、抓业务工作、抓党建工作“一岗三责”落到实处。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参与、靠前指挥,既把自己摆进去,又把党员干部带起来,真正形成了层层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
乐至县委书记万志琼多次亲自从严审核25个乡镇、64个县级部门班子和“一把手”的对照检查材料和整改措施,做到把问题摆清、把差距找准、把方向定明。
“作风方面的种种问题,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层。领导干部作出榜样、普通党员干部才会自觉跟上。只要抓住领导带头这个根本、‘一把手’这个关键,以上率下、以行胜言,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作风建设就能常抓不懈,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万志琼铿锵有力地说。
强信念
真学深思细照笃行
学习教育实践,首先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乐至一开始就把学习教育摆在首位,以知促行,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全县上下在保证学习时间、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实效上下功夫,真学深学之风吹遍了帅乡大地。
以“三项专题教育”为主线,通过专题辅导、集中培训、讲党课、讨论交流、现场教育、知识测试、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着力抓好“四学三讲六议”。
“四学”,党员干部自学“规定书目”,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到现场接收革命传统和廉政教育,主动送学上门。“三讲”,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邀请专家教授开展辅导讲座,收看全省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市先进事迹、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专题报告会。“六议”,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五好干部怎么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六个专题讨论。全县共开展讨论160场次,讨论会发言800余人次。
通过一轮一轮学习、一次一次反思、一遍一遍拷问,全县党员干部补钙、充电、提神,树牢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更加自觉、行动更加坚定、风气更加浓厚。
接地气
敞开心扉相信群众
迈开脚步丈量民情,敞开心扉听取民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活动一开始,全县各单位“一把手”纷纷带头深入基层,聚焦“四风”问题,以群众为镜,观照自身不足;以群众为师,汲取前进营养;以群众为亲,解决实际问题。
乐至县把“面对面”与“背靠背”、“个别听”与“集体谈”、“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走企业”与“解难题”结合起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登门拜访、谈心谈话、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开设意见箱、网上交流评议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群众意见建议。同时,还结合农村散居、外出务工人员多,社区人员复杂多样等特点,推行“留宿夜谈”访农忙户、“空中对接”访外出户、“电话预约”访示范户、“主动介入”访问题户、“结对帮扶”访贫困户等创新举措,确保农村、社区入户走访“零死角”。
一条条意见,一个个建议,像涓涓细流,在不断汇聚。乐至县“四大班子”已征求意见建议159条,法检“两院”72条,县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246条,乡镇1000余条,各督导组456条。同时,还书面征求到“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工作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10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