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记者刚踏上乐至县宝林镇黄家祠村宽敞的通村公路时,就看到不少装满鸭子的农用车来来往往,刚进村,便听见村支书石乔木养殖的几千只鸭子发出“嘎嘎嘎”的撒欢声。
石乔木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带领村民让曾经的落后村变了模样。
“鸭司令”领村民共致富
今年41岁的石乔木闲来无事时,会经常收看电视中的返乡民工创业节目,久而久之,他萌生了在老家黄家祠村干出属于自己事业的想法。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石乔木认为因地制宜发展规模饲养鸭子的前景广阔。
石乔木通过自学,以及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掌握了养鸭技能。2007年,他从外地买进一批刚孵化的鸭子开始饲养,当年即见效益。这让石乔木坚定了信心,并开始大规模养殖鸭子。
由于石乔木使用谷子饲养“金顶鸭”、“花边鸭”,所以他以市场价收购本村村民种植的稻谷,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村资源,也正是因为如此,吃稻谷的鸭子在市面上深受欢迎。记者在石乔木的鸭子养殖基地看到,现存栏的2000多只鸭子把不大的水池挤得满满当当。据石乔木介绍,鸭子成熟期只有70天,一年出栏5000-6000只,纯收入就能上10万元。
一人富,不是真的富。经过自身积累多年养殖经验,石乔木当起了黄家祠村的“鸭司令”,他带动周边10余户养殖大户抱团发展养鸭产业,扩宽了村民致富渠道。石乔木还动员村民鄢安林回乡创业,鄢安林2013年底投资40余万元在3组兴办了养牛场,现存栏肉牛30多头,已初见成效。
“领头雁”带村民建新村
石乔木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2007年,他被村民们选举为村主任,2013年又开始担任村支书。从他2007年开始担任村干部,他就发动群众筹资筹劳,修建碎石路1.8公里;2008年,又带领群众修建通村、通组水泥路1.5公里;到2014年,全村已经实现组组通水泥路,黄家祠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根本性转变。
黄家祠村水资源匮乏,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石乔木争取项目建设山坪塘18口,堰塘淘淤及堰埂硬化5处近1公里。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争取现代农业项目,改田改土400多亩,修建便民道4.5公里,整治水渠800米,让该村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本着提升村民生产技能的愿望,石乔木在全镇范围内率先购买插秧机和收割机,在该村积极推广,使本村机插、机收水稻面积达200余亩,占本村水田面积的近50%,并主动邀请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到村传授种植技术,保证村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