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小安溪”之雪山村-聚宝盆藏在深闺人未识(半叶观音发源地)
《咏安溪雪山村》
龙岭龙溪龙淹庙,
雪风雪月雪山尖。
千载回音无人问,
一裁成茗天下知。
从前有座山,有——雪山尖;
山下有座庙,有——龙淹庙;
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目前没有——五十年后或许是半叶先生。
……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20010828768.jpg
雪山村中下洋全景,有如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什么是旅游?一位达人解释得非常绝妙:旅游就是一群在一个地方呆腻的人花钱跑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看看。如果你在家乡或喧嚣的城市呆腻了,不妨到安溪湖上乡雪山村去转转。雪山村有多少旅游资源?生活在那里的数千名村民如果坐拥宝地数十年而不自知,那或许是“不识雪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宝盆中”。直到去过无数A级风景区后募然回首,才会感觉与“撒泡尿都成瀑布”的一些A级旅游区相比,自己的家乡雪山村显得满山是宝、遍地黄金,是一个不得多得的天然聚宝盆。
那么,雪山村都有哪些旅游宝藏呢?在人文方面兴许“输前不输后”,在天然方面,那是货真价实的“输人不输阵”。依酱油诗画葫芦,这里简单罗列几个。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20010849493.jpg
下龙岭下的伏虎林
“龙的传人,体验下龙岭”。“龙岭”即意指雪山村的下龙岭,全长约1000米,海拔最低处约200米,最高处约700米、连接盛富村浮桐垵的县道340。下龙岭是雪山村的著名的三大古道之一,也曾是雪山村的经济大动脉。雪山村民在家是汉出外是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雪山村交通闭塞,记忆中的下龙岭人流不息:多少雪山汉子攀上岭头回眸仰望雪山尖、俯视聚宝盆,胸中膨湃的是创业的激情,眼里饱含的是妻儿的思念;和苏丙宜一样,年底出外打拼回来过节的多少雪山龙人,怀里揣着的是辛勤的汗水,肩上扛着的是擎屋的建材,手上大袋子沉淀淀的是过节的年货,小袋里热乎乎装着的是幼儿期待已久的煎炸小零食……归心似箭走完下龙岭,迎来的就是一路热情的亲邻问候,看到半道出迎的妻儿绽放着的爽朗笑脸,“龙”归故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20010907868.jpg
小龙溪支源清激流
“龙溪”就是雪山村的小龙溪,也叫雪山溪,从村头到村尾宽溪面绵延三公里,奇特的溪形有如安溪县城的大龙河(湖)。倘若在村尾筑个小坝,一个“小龙湖”将波光粼粼。溪里的石头大都是宝贝,奇形怪状的石头精美得会唱歌,还有“灰金”石灰石,与矿区出产的粗糙丑陋的石灰石相比,小龙溪的石灰石像鹅卵石优雅美观,是矿石中难得一见的观赏石,装在小盆里,就是一盆价格不菲的盆景石。如果哪一天,你在各大奇石馆撞见小龙溪的“灰金石”,千万不要感到意外。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20010921556.jpg
雪山村历史悠久的龙渊庙
历史悠久的龙渊庙与清水岩年代相差不远,信奉章二相公和田都元帅二佛,声名曾远盖盛富村铜锣庙。龙渊庙依小龙溪而建,与雪山尖遥相呼望。此前数十年,小龙溪曾多次发大水,但大水似是认亲,从来都不会冲进龙渊庙。在富余人家和善男信女的倾力资助下,龙渊庙已翻建一新,成为更多政要商贾和平民百姓祈福圣地。
雪山村的风颇为奇特。因东西两边都是大山,山风只好沿着小龙溪方向“南北吹”。春风和着细雨,拂面而过,纤陌出新绿,桃花朵朵开;夏风除热送爽,风干汗衣,斗笠勤耕作,丰收挂满枝;秋风牵手茶香,泌人心鼻,佳茗待万客,举目笑脸人;冬风携着瑞气,欢声笑语,纵云天下事,把酒说丰年。
雪山村的月可谓天下一绝。白天东边挂着太阳,西边月娘还在山头依依不舍。雪山村的月色格外皎洁,不管圆盘还是玉钩,与众山合影都是一幅佳画。关于雪山村的月,还有不少动听的童谣。
“月光光,油点汤,早早起厝田中央,田里有田睃(田螺),厝里有金菇,金菇开花五色红,吃父吃母不是人,吃兄兄生气,吃嫂嫂念二(唠叨),吃得叔公伯公没吓世(很可怜),拐子举一枝,雨伞举一枝,的得(到处)做生意。”
这首 “月光光”童谣或许已经传唱千年,不仅压韵易读,更是蕴含为人处事哲理,是闽南语童谣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20010954899.jpg
雪山尖“披云戴雾”
百度一下“10893”,没找到姚明却意外看到了成龙的图片。“10893”不是浮云,是雪山尖的海拔高度“1089.3”米,这个海拔高度之于安溪群山,与湖上乡之于安溪县的区位(内外安溪交界带)一样富含“中庸之道”。在各形态万千的名山大川中,雪山尖却是“峰”景独好:随着角度和时线的转移,时而成岭,时而成峰,时而仰卧起坐,时而吹拉弹唱;日中青翠,月中圣洁,风中摇曳,雨中光鲜,雾登海市楼,雪下玉披风,实是佳景天成。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20011010270.jpg
公牛山因形似公牛得名,又是一座天然回音石壁
北京天坛的人工回音壁万众叫绝,然而与雪山村的回音壁相比,显得“小气”有余。雪山尖斜对面山上的天然回音石壁规模更宏伟,整个连片面积约有数平方公里,因村形奇特,回音区覆盖范围达数平方公里,回音更是倍响倍亮,村头村尾都能听得清楚。在未通电话之前,雪山村民苏全得是全村人民的义务“更夫”,每天破晓赶早组团屠猪,苏全得双手合成喇叭形状,对着回音壁虽然只“哦”两声,但其回音“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成一片,全村人都按例开始安排新的日程。今日的雪山村通信发达,回音壁的功能兴许都被村人遗忘了,唯有村里开大会小会时,广播声还在回响。如果你是打算到雪山村的游客,就可以扯开嗓门体验一下效果,雪山村是文明之村,友情提醒不要爆粗口,不然兴许回音壁会拒绝回音。
……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20011025542.jpg
半叶观音传说中的仙姆宫(水尾宫)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20011043568.jpg
雪山村特产半叶铁观音,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裁除茶叶“肠道垃圾”叶脉的极品好茶
千里马需要伯乐引荐方能展才,聚宝盆也需能工巧匠雕琢一番方能全面发光。“问茶哪得净如许,为有片片裁出来”,不管是出于无意和还是有意为之,半叶观音着实充当了这个伯乐。2010年的春天里,随着半叶观音裁青大赛的举行,雪山村已随半叶观音闯近了海内外茶客和游客的视线,“千载回音无人问,一裁成茗天下知”。笔者仅是抛砖引玉,不仅天然美景,潜伏千年的雪山村地理、人文、特产等宝藏将被越来越多慕名关注的专家学者一一挖掘。
而在笔者心中,雪山村已是一方绝佳的朝圣、观光、旅游、淘宝、养生净土: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就让我呆在雪山的庙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附:半叶观音微信公众号
http://www.teawang.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411/20141115070626939.jpg
加入半叶观音微信公众号,即赠100元半叶铁观音
“半叶观音”公众微信号的主要功能有:
1、传播半叶铁观音茶叶制作工艺;
2、传播半叶观音(品牌共享)文化;
3、追踪茶行业热点;
4、全程关注半叶观音官方企业发展进程。
加入方式:微信搜“半叶观音”或“banyetea",或者扫描二维码,欢迎各界人士关注加入,共同交流分享半叶铁观音茶叶品鉴感受、生产销售推广经验等,助力安溪铁观音再次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