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网络身份证”,有效管理虚拟世界 阅读(106) 回复(1) 2014-11-22 22:03:37 赞 快速回复
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保护公民网络安全以及个人隐私等迫切需求,经过五年技术攻关,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身份证”技术,即eID的大规模服务技术难题已被悉数攻克,并建立起全国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该技术采用了“国密SM2”算法,通过高强度安全机制,可以确保无法被复制、篡改或非法使用,从而确保芯片载体及其持有人一一对应。这为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便利,攻克了网络安全等诸多隐患。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们的网络行为,但也为我们进入网络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经过身份认证后我们可以放心的使用网络,而不用担心隐私泄露等问题。该技术除了保障安全这一性能之外,更为人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方便。将搭载了“网络身份证”的银行卡放在读卡器或智能手机背面读取,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购物,物流状况也一目了然。这为我们在网络上认证身份提供了更安全方便的途径,也有利于保持有序的网络秩序。 在银行系统,加载eID的工商银行金融IC卡已在全国试点发行600万张, 这样权威、统一、普适性的“网络身份证”将逐渐向大众普及,互联网上的身份认证和个人隐私保护将会变得更简单、更安全。有效管理网络虚拟世界在未来将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