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日子,一代女神、歌王林青霞在她60岁生日派对上,向亲朋好友和影迷推荐她自己的新书《云去云来》,一个美丽的女人步入花甲并将成为一个美丽的老太太,这事只能说美是可以保养的,而要让这种美升华成一种经典,读书,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林青霞,她不但读了,而且写了,一本接着一本,不是于晴,不是席绢,也不是沈亚。甚至,不是《日子》,也不是宋丹丹至今还在酝酿的《月子》,但它真就是名人出书。
名人出书,靠的是名气,名气一过,书也就成了废纸。事实上,名人的书,还不如春花,人在台上,来不及回味就已经零落了。
这样说,并不是有意贬低名人的写作水平,但确实有大多数名人写书不是仓促上阵,就是找人代笔,往往因为质量问题,不被真正的读书人所认可。试想,一个卖菜的,你突然让他武枪弄棒,肯定不行,一个唱歌的,不要说提起笔来写作,就是站在台上接受采访,你看看有几个是滔滔不绝,出口成章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写作是一件多么高尚的事情,我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本行业优秀,并不代表着事事就能赶在别人的前面。偏偏就有人这么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不能说是一个绝版,但在我看来确是一个孤例。在我所了解的名人出书范围内,无人能出其右,她就是林青霞。
老实说,我并不是林青霞的忠实影迷,当《笑傲江湖》、《白发魔女传》、《燃烧吧,火鸟》正在影院上映时,我还懵懂的沉浸在各大地下录像厅的毛片中不能自拔,而当我真正注目并喜欢上这位影坛大美女,并疯狂从各类电影画报上面剪切她的玉照时,却已是她淡出影坛数十年之后之事了。
年少追星,喜欢的影星并不少,但像林青霞一样有书卷气的女星却不多。她婉转柔曼的歌声,优雅从容的气质,一改往日港台歌星留给我的印象:优雅不足,媚态有余,演戏唱歌得心应口,言谈举止磕磕巴巴。今天的林青霞,在我眼里不只是一位息影的明星,美人没有迟暮,气质依然优雅,她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对易逝的美的颠覆。
美到底有没有标准,有没有层次?这是一个莫衷一是的话题,一个面容很丑陋的人,可能因为她的行事方式和心灵的外在流露,而让人们感觉到她很美,而一个面容姣好,形象逼人的女子,也许因为她的出言不逊而让人觉得其面目可憎。林青霞却占全了,几乎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完人,完美的让你无可挑剔。
她长的太耐看了,既有传统标准的中国美女的妩媚,又有着西方美人的五官的个性。用“超凡脱俗”来形容她,丝毫不失夸张,甚至能画上等号,加上她本人由内而外的独特气质,和其他的人相比,别人只能算是漂亮,不能叫美人。
有些人的美是整体的,不可分割,一旦将其从中分离,不是面目全非,就是惨不忍睹。而有些人的美,就像那精美的瓷器,完美无瑕,即使打碎了也美的让人心疼,林青霞就是这样的一件“宋瓷”。有人将其五官一一分开来看,看到的都是心疼和感动。
眼睛:俗称心灵的窗户,是每个人脸上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最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的器官。林青霞的眼睛不是很大,但却很美,很特别,很独一无二。看过《雁儿在林梢》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林晓霜面对江浩的那一刹那,那双稚嫩而纯净如水的眼睛真的让人难以抱有非分之想。林晓霜就是林青霞,林青霞就是林晓霜。
不止眼睛,还有眉毛,有的人喜欢青霞的眉毛,说它很密,很有气势;有的人喜欢青霞的鼻子,认为很漂亮,从侧面来看如同雕刻出来的一般,挺拔而又俊朗;还有人却认为,她的嘴小巧玲珑,迷人可爱。元宝似的耳朵,微微翘起的睫毛,让人忘不了她在《天山童姥》中的形容,她的一颦一笑,长长的睫毛微微上翘,一闪一闪。那一刻的惊艳,立刻让人从心底涌出那份欢喜来,难以自已。
有这样欣赏一个人的吗?不是从来没有,而是许多被称为美女的人不经这样的打量,更不经这样的细看罢了。
其实,谈论一个人的美,单论长相,多少带有世俗的因素在里面,如果剔除了个人审美的偏好和情感因素外,还能剩下多少可供玩味的东西。很多时候,一个男人赞美一个女人的好,是值得怀疑的,而一个女人赞美一个女人的美,就不得不为之让人侧目,至于被众多女人来赞美,一个演员能被众多演员来褒扬,这样的女人不是天人,就是神女。
吴宇森曾经对徐克说:“拍电影却没和林青霞合作过,那就不叫拍过电影”。这话多少让张艺谋这样的大导伤心和遗憾,也难怪张艺谋发出这样的感慨:“巩俐没有林青霞美”。一个女人,让一个阅女人无数的大导演发出这样的感慨,让人不得不为之叹服,连擦肩而过的遗憾都是那么的美丽。
有些美女得到的是鲜花,有些演员收获的是掌声,这些林青霞都不缺。与这些相比,如果一个女人收获了来自同性、来自同行的嫉妒,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丽呢?问题是,林青霞收获了比嫉妒都要让人心动的赞美,不得不让人感叹。
一位曾经跟林青霞合作过的化妆师说:她是不用化妆就能直接上镜演戏的女演员。作为一位演员,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赞美更让人心动的呢!亦舒也曾说过,一个女孩子,美成这样子,而她自己却完全不自知。真想象不出,这种不自知的美,一旦吻到这样的话,会是什么感觉。如果是花,一定会忘记了季节。
刘德华说,在五个人当中,你第一眼看到必然是林青霞,而这就是明星气势。张曼玉更是认为她别具韵味,自己绝对比不上她。李嘉欣、周润发、林忆莲、张柏芝、王祖贤、曾志伟、宋承宪、邱淑贞、李安、刘嘉玲、梁咏琪、张学友、巩俐,还有很多,这些人你听说过没?他(她)们都是她的粉丝,我们只是粉丝的粉丝而已。
作为演员,获得来自同行的众星捧月也就罢了,要命的是,就连风靡台港的那些文人雅士也成为林青霞的忠实拥趸,就让人更是难以置信了。金庸说青霞的美,是无人可匹敌;林燕妮则更直接,那真是专业美人啊!琼瑶在《窗里窗外》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认识的青霞,美丽、飘逸、青春、纯真,而且充满了灵性。至今,我都没有遇到第二个可以与她媲美的女人。
韩松落在《幸亏咱们有林青霞》一文中讲了这么一件事:林青霞因为拍摄《新龙门客栈》受伤,剧组找来酷似林青霞的施懿担任替身,拍摄了若干侧面戏和打斗场面,施懿与林青霞的相像,让林青霞都为之感叹:“大陆真的很大。”他感叹:以大陆之大,找出一群林青霞,恐怕都不难,但却没人能够成为林青霞。
董桥先生是林青霞的写作领路人。他在《题林青霞新书》中写到:
有一次從外面吃了晚飯回到家,經過梳妝枱,突然想到什麼,怕一會兒忘記,馬上伏在桌上寫,不知不覺坐了幾個小時,窗外傳來鳥的叫聲才知道天已亮了,看看鏡中的自己,不覺失笑,原來我臉上的妝還沒卸,耳朵上的鑽石耳環正搖晃着,低頭一看,一條藍色絲質褶子裙,腳上竟然還穿着高筒靴,時鐘指着六點半,正是女兒起身吃早點的時候,趕忙下樓陪女兒。這段叙述直接,乾淨,清楚,素筆描寫回家伏案到天亮的過程,一連用了十五個逗號不滯不塞。我初讀覺得三處逗號應該改成句號;再讀,有點猶疑了,不改了,生怕改了壞了那朵浮雲那彎流水。
记得张爱玲说过这样的话,“出名要乘早,再晚就来不及了”,被时人一度当做佳话,其实她对这句话还有一句注释,那就是:“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看来,张爱玲在非常时期的一句话,误了多少人在迟暮年华中本该绚烂的华年。林青霞却用自己的写作,颠覆了人们对“出名要趁早”的误解。
在一个视频中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在北大的百年讲堂里,一幅大家闺秀而又透着知性之美的林青霞坐在姜文的对面,中间搁着一本刚刚出版的《窗里窗外》,丝毫不显的单薄,相反,她的人生反而因这本书而丰盈和厚重,这不是她荧屏生涯的补白,而是她另一段人生华彩乐章的开始。
在舞台上和银幕里,她千姿百态,尽情宣泄。一旦回到生活中,又将自己紧紧包裹。谁能想到,一代巨星、大美人、富太、三个女儿的母亲,每天却在豪宅里用稿纸爬格子,将写得不好的纸张揉成一团扔满地,再不厌其烦一遍一遍传真给大家们提意见,林大美人学写作就像个认真的小学生。其方式之传统,更是让人感概。一位网友这样感叹:文墨之道,正统还在海外。
这与有些人将写作视为一件苦差事形成多么大的对比!就算是青灯长卷,她也要把自己当做一朵玫瑰,在暗夜里绽放出自己独有的芬芳。
(作者:李天琪 摘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