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最招贼,何时最易被盗,哪几条公交线路扒手最爱?
12月2日,成都市公安局公交地铁分局发布权威反扒地图,公布了扒窃案件热点区域和高发时期。春熙路、宽窄巷子、荷花池等区域“不幸”上榜。
扒窃案件五大高发场所
公交车 菜市场 街头 医院 商场
公交车扒窃对象常以老年人和女性为主
菜市场内的扒窃案件一般发生在买菜高峰时段
揭秘
3类公交行窃手法
临近岁末,是广大市民出行的集中时期,也是扒手活动的高峰期。通过警方的揭秘,原来扒手圈也分“门派”,大多数人都“术业有专攻”,最常见的手法有3类。
空手派
组成人群:20到30岁的初级扒手
出没地点:早晚出行高峰时的公交车
作案工具:徒手绝技:黄油手拈花指
手法:利用拥挤人群和相对狭窄的视线空间,趁受害人不注意对其衣裤袋和随身包扒窃。
作为初级扒手,徒手掏包是他们常用的扒窃手法。行窃主要靠手脚灵活,胆子大。他们一般会在早晚出行高峰时的公交车上出现,单独或最多不超过3人的团伙行动。“手艺”好的扒手,用大拇指轻轻一弹,不用拉头就可以滑开包的拉链。
镊子门
组成人群:30岁左右的中级扒手
出没地点:菜市场
作案工具:30厘米裹有胶布的镊子
手法:隔空取物
手法:用镊子将受害人挎包或口袋中的财物夹走。
人员流动频繁,相对拥挤的菜市场是他们的聚集地。扒手平时将镊子藏在袖子里,在市场中寻找警惕性低,携带财物可能较多的人下手。在市民弯腰选菜或双手推车时,扒手会悄悄从后面贴近,用镊子将财物夹走。
小刀会
组成人群:30岁以上的资深扒手
出没地点:公交车
作案工具:手术刀片或剃须刀片
手法:直接用刀片划开衣服或包包,再用手将财物扒走。
这是最有技术含量的扒窃手段,要求不但要灵活使用刀片,还要对各种衣服和包包的缝纫构造十分熟悉。扒手使用的刀片长约3厘米,单刃,另一边包有铁皮做把,很锋利。“耍刀片”的扒手一般各类“基本功”都扎实,他们往往选择在车内乘客较少时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