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巴中12月4日讯(记者 陈连波 摄影报道)“严格执法,你满意吗?司法公正,你认可吗?学法守法,有何建议?”昨(3)日晚,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的前日,巴中市第十二期阳光问政节目播出。问政现场“辣味十足”,有问政对象被问到结巴。
“法治阳光行动”,问政执法部门
http://d1.sina.com.cn/201412/01/584879.jpg
昨晚8时许,巴中电视台7楼演播大厅座无虚席。主席台上,巴中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群工部长、市信访局长罗之琼,市司法局局长黄联学,市公安局副局长罗凤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胡平荣等4位嘉宾正襟危坐。观众席上,一边是考评团成员,一边是被问政对象,也早已就位。
“10、9、8……”随着倒计时,20时30分,问政直播正式开始,“严格执法,你满意吗?司法公正,你认可吗?学法守法,有何建议?”今年十二月四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本期阳光问政主题为“法治阳光行动”,着重解决个别执法部门在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司法公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象,对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辣味十足”,问政对象紧张不已
“执法人员随意执法,乱罚款,收‘保护费’,这种现象是否存在?是否属于不作为?如何解决?”问政一开始,一段关于平昌县交通运输执法乱象的暗访视频播放以后,主持人就将一颗“烫手山芋”扔给了平昌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
“这种现象以前存在,但通过综合执法以后,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然而这位负责人回复的话语还没落句,就被主持人打断。“这是最近才拍摄,说明这种现场依然存在呀!”
“……”简短的沉默以后,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交通运输执法乱象。
“南江县食药监局负责人,请自我评价一下本单位的工作成效。”、“我们一直在努力……”、“看来这位负责人信心不足啊!请我们来看下一个案例。”这是问政项目开始之前,主持人与被问政对象的一段对话。主持人犀利的语言,开门见山的提问,不时问得问政对象面红耳赤。
本期节目中,曝光了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小区电梯安全隐患、商业保险“搭车”收费等十多个问题现象,直指部分主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被问政的单位负责人均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领”,并表示,将立即着手整改,在下一步的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位坐在被问政对象席的某单位负责人对四川新闻网记者表示,虽然当晚“侥幸”没有被点名问政,但仍感到紧张不已。“每次参加问政,都是一次警示,是一个自省的过程。”
“手下不留情”,3次表决2次不满意
据了解,参加问政的考评团,由20名人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监督员和50名市民代表组成。对于问政对象的答复,70名考评团成员进行投票表决,若满意率低于总数的60%即42票,将要求被问政对象重新答复。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由于时间关系,在当晚仅进行的3次投票表决中,有2次问政答复没有通过。
一位考评团成员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她已经连续数次参加阳光问政活动。对于她来讲,最关心的还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今天,我对南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问政答复投了支持票。因为,从他的答复中,我看到了党委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心和信心,这让我们老百姓也充满了信心。”
同时,她表示,通过阳光问政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日常生活中切实看到了一些变化,但感觉个别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依然不够大。她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在她居住的小区,新打造了一条休闲步行街,可建成不久就被游商小贩“占领”,“相关部门也在整治,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希望能够加大整治力度,打造真正的惠民工程。”
小链接:巴中“阳光问政”,全民参与
据了解,“阳光问政”节目由巴中市纪委、巿委宣传部、巿监察局主办。根据节目设计,“阳光问政”分“阳光调查”、“阳光访谈”、“阳光监督”等多个环节,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进行全媒体现场直播,并设置信息收集分析和热线督办反馈两个工作站,市民可以通过政务QQ、微博、短信和热线电话等平台质询提问,部门负责人必须现场承诺整改。
在直播现场,考评团由数十名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对每位官员回答群众问题进行现场满意度表决,满意度未达到60%的,被问官员必须重新承诺。据了解,第十一期《阳光问政》全媒体直播节目走进平昌,共督办问题 136 个,问责18 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 6 人。
据悉,如今,“阳光问政”已经成为巴中本土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成为一个名声在外的品牌。在仅仅400万人的巴中,每期有100多万人收看这档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