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8|评论: 0

[散文随笔] 画中日月浑忘老,笔下乾坤别有天 (甘肃静宁籍画家李小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1 16:07 | |阅读模式
              画中日月浑忘老,笔下乾坤别有天 (甘肃静宁籍画家李小同)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传统的儒家思想里,一个好的国画家集合文人、画家、书家的多样技能于一身,以形驭神,神采为上。文人画不是海市蜃楼般虚幻飘渺的,而是画家用笔墨雅化了的心迹表象,所以画者文人画称“写”而不常说是“画”出来的原因就在于此。近代国画家名家皆追求一种寂寞而淡泊的求成之路,其中不乏甘于默默无闻、艰辛跋涉在艺术道路上的众多画家追梦人,让我们走进甘肃画家李小同先生艺术世界,探索他的“文人画”心路历程。

     李小同,1972年生于甘肃静宁,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员,甘肃书画家协会理事,平凉市美协会员.
     多年如一日心摩手绘陆俨少、黄宾虹等大家画作,创作作品深受其染,擅于笔墨虚实突出主题,画作重气势、着落,笔无虚设,各尽其用,创作的山水画有纵横其峻之妙,大得古意,甚有文人画之神韵。自诉曾“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端。秉承作品风格,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通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许地山有诗:“乾坤虽小房栊大,不足回旋睡有馀”。
    其作品汇集文人画之流韵,重水墨而轻色彩,以表现内在神韵为至高无上的艺术追求,主张以古人那种:“思入画、以心入画、以情入画、以理入画、以趣入画、以意入画、以文入画、以诗入画、以书入画。遗形写神,笔墨简约,以情造文,笔不妄下”的绘画风格。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画风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代文人画家追随者众多、画派林立,蔚然成风,代代相传。近代国画宗师陆俨少先生,其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李小同先生多年心摹手追大师画风,并融合贯通另一位画派大宗师黄宾虹的用墨之道,墨分五色,他认为画在意不在貌,主张追求“内美”,认为国画最高境界就是“有笔墨”、“有神韵”。他的代表画作《山居图》、《北国山色》、《寻友图》等,笔墨上,以重墨细笔勾画树木茅屋,再用墨层逐渐积累,由轻而重,直至浓墨打点。画面一眼望见山峦重叠,林木扶疏,云雾缭绕。远景为山坡,古松苍郁,有山居参差,前后错落有致,山峦厚重险峻,树木丛生,人物简括凝练,枝条欹斜,往上高山耸峙,岿然独立,往下有曲径通幽,画面尽管崇山峻岭,山路曲折盘旋,林木丛生,层次颇多,但画面仍清妍秀润,意趣生动。构思平中见奇,近取其质,远取其势,不落寻常蹊径,笔墨枯润相间,有虚有实,繁而不乱。这与他长期的对艺术追求和艺术实践分不开,他所执着追求的是画作达到“逸品”的境地。

        李小同的花鸟画融写意画法。多年深入领悟画论并临摹名家作品,并在风格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在白石老人“似与不似”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回归自然,到花鸟世界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悟出了绘画的真谛。在画中体现出清新自然的精神境界,使花鸟画活了起来。他的水墨梅竹图,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可以说水墨梅竹花鸟画是他又一面“文人画”理论的实践。

    艺术家们的有限艺术生命,在于孜孜不倦地追求无限的艺术境界。笔下创作出的每幅作品,都代表着他们心中激昂、澎湃的意识形态具体地表现。而文人画家们最终追求画作表现出重哲理、重理念内涵,摒弃匠气化的创作和一味追求个性、另类的表现。创作好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心胸和气概、人品。“画中日月浑忘老,笔下乾坤别有天 ”吾将与李小同先生共勉之!

文    倪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