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98|评论: 0

乐至县“边远乡村行”大型宣传报道暨文艺采风活动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9 15:45 | |阅读模式
  今年4月,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示乐至县各乡镇边远乡村的村容村貌、风土人情,展现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乐至县启动了以“情系乡村·关注基层”为主题的“边远乡村行”大型宣传报道暨文艺采风活动。
  9个月来,300余人次的采风组成员,风餐露宿、爬坡迈坎深入到全县25个乡镇150余个行政村进行实地采访,行程2000余公里,刊发(播)《清泉村的致富“路”》、《小米辣变“票子” “辣”出村民好日子》等400余篇(条)次新闻稿件,搜集1000余条民间词曲、刊发100余篇文艺作品,拍摄1000余张精美图片。
  “‘边远乡村行’活动,是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由县委宣传部统筹策划、县委报道组牵头实施的一次大型立体宣传活动,它是我县第一次有效的宣传资源大整合,也是全市第一次全媒体互动宣传新尝试。”乐至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情系乡村·关注基层’这个主题好,展示了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挖掘了我县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传递了一线正能量。”
  A   审时度势策划宣传活动
  乐至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上,是传统的丘区农业大县,拥有着“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县情。近些年,上级和本地媒体对城市发展进行了大量有力的报道,但却恰恰冷落或者是遗忘了边远乡村。“边远乡村”的新闻报道是该县新闻工作者的“软肋”。
  今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乐至县委宣传部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审时度势,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市率先采取省、市、县媒体联动,报、刊、台、网全媒体互动的报道形式隆重推出“边远乡村行”大型宣传报道暨文艺采风活动。拟对全县各乡镇的边远乡村进行一次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的报道,以引起社会对边远乡村的关注。内容涉及村容村貌、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特色产业、民俗风情、典型人物(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民间艺人、创富能手、道德模范、优秀留守儿童等)等。
  活动启动后,各级各部门迅速联动。各乡镇赓即安排专人集中梳理提炼本乡镇各边远乡村的亮点材料;县文体广新局、县广播电视台、县文联、县委报道组、县外网办、县网管中心、县作协、县摄协等部门单位,选派最强的力量深入到各边远乡村采访。同时,还在资阳网上开设“边远乡村行”活动宣传专栏,及时刊载相关宣传情况。
  “我虽是土生土长的乐至人,我也来自农村,但我只知道各乡镇的大体位置,却对各乡镇的边远乡村了解不多,这次的活动我一定尽自己的全力展现各边远乡村的特色亮点。”该县县委报道组青年干部韩菊芳坚定地说。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老的、旧的民间民俗文化也在日渐没落。”该县65岁的退休文化干部王同云老先生激动不已,“这一次,我要给采风组当参谋、当助手、当向导,帮助他们去挖掘、去记录、去传承乐至的民间民俗文化。这样,我才无愧于自己从事了一生的文化工作!”
  B   用汗水记录乡村巨变
  “边远乡村行”每走进一个乡镇前,当值采风组召集人都会先实地踩点、详细策划,再邀请资阳日报、资阳广播电视报等新闻媒体,组织县委报道组、县广电台、县摄协、县作协等部门集中开展采访活动。
  4月23日,骄阳似火,一辆7座面包车载着一群年龄大小不一,手拿纸笔、颈挂单反、肩扛摄像机的采风组成员来到了石佛镇太极村。
  为全面展示太极新农村综合体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体现群众即将乔迁新居的幸福感,采风组成员随群众一道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拍摄了打灰、搅拌、运送、铺筑、抹面等全过程。当 “入户路”在镜头里成形时,摄影师、摄像师汗如雨下,彩色的T恤衫上印下了花白的汗斑。
  为完成“东山玫瑰绽放迷人‘钱景’”拍摄工作,7月2日,采风组成员在暴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爬泥泞湿滑的山坡。人摔倒了、衣服湿透了、鞋子脱帮了、裤子看不出颜色了……但为了呈现东山玫瑰盎然绽放的精彩瞬间,他们甘愿“享受”泥水的洗礼。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乐至县民间民俗文化搜集整理小组”。他们平均年龄近70岁,随身带着急救药品。为搜集整理野外民俗文化资料,他们经常在齐人高的茅草中前行,脸上、手上被茅草划出了道道血口子。有一次,陈大刚老先生中暑倒地,在醒来的那一刻不顾大家的劝阻,又马上对该资料进行整理,他说:“不搞快点不得行啊,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现在不整理,一会儿就想不起了。”
  后期制作最为繁琐,为全景再现乡村文化的独特之美,乡村观念的进步之美、乡村快步发展之美、乡村情感的撼动之美,采风组成员熬更受夜、加班加点,仔细思考每一个细节、寻找最美的词语、挑选最精彩的瞬间。
  ……
  这次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体力和耐力的磨练,更是意志和毅力的考验。采风组成员每次都需要天不见亮就起床,在田野间穿行,顶烈日、冒雨雾、御严寒、爬山路、穿荆棘、蹚沟渠,饱受蚊虫叮咬、忘记正常饭点……但他们丝毫没有退缩,谁也没有半句怨言,有的是对边远乡村的钟爱,对“边远乡村行活动”的珍视和无私的奉献。
  当《摘除蜂窝解民忧》、《孔雀寺村大变样》、《循环农业硬是好 兔粪中刨出“金魔芋”》等一大批新闻作品在报刊台网刊发(播)时,他们的汗水有了“结晶”,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C   用大爱关注基层民生
  “一所小学,一位患有阻塞性肺气肿的乡村教师,承载着10名乡村孩子的求学梦。一间石头砌成的老房子,六张破旧的桌子和凳子,一张老旧的柜子,两个昏黄的灯泡述说着全村群众的无奈。”——这就是乐至县宝林镇半边庙村小学,患病的邓大贵老师坚守了39个春秋的地方。
  行走在边远乡村,采风组既被灵秀山水和乡村的发展变化而感动,也被一部分乡村的贫困落后、村民们的期盼眼神而深深刺痛。“坚韧、孤苦,甚至是悲惨”是这部分乡村给采风组留下的深刻印象,让采风组成员倍感“责任重大”。
  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爱心,采风组成员用心制作新闻作品,积极奔走部门单位、联系爱心人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困境。
  东山镇大茅坪村某王姓同学,今年考上了二本院校,却把通知书藏在箱底,背上了外出打工的行囊。面对多病的父亲、面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他打算放弃所梦想的大学殿堂。得知这一情况后,采风组积极策划反映他自强自立、孝顺担当、品学兼优的新闻报道,还为其奔走当地政府、县教育局、关工委、团县委等部门单位,最终争取到了1.37万贫困大学生生活补助款,圆了他的大学梦。
  宝林镇新建小学12岁的小陈姑娘,弱不禁风的她要照顾80岁的奶奶、患病的父亲和调皮的弟弟,小小年纪却过早地承担了家庭重担。她还在自己床下喂养了4只白兔,每天精心饲养,为的是给奶奶买件过冬的棉衣。尽管如此,她的成绩却在该校年级里处于前2名……面对此情此景,采风组成员眼眶湿润,资阳日报社记者刘雨润当即带头慷慨解囊,在记录其自立自强的故事后,为其积极寻求帮助。当地政府在政策范围内为其家庭成员办理2个低保、当地学校免除了其姐弟的午餐“自愿搭伙费”,教育部门还将其纳入了资助对象……
  金顺镇水竹村2组10余名群众排除空心老树的威胁、蟠龙镇清泉村摘除数十个蜇人马蜂窝、放生乡宝鼎村创业青年唐辉学到了蘑菇种植技术、金顺镇半边沟村建立夜间治安巡逻队……一件件、一桩桩事关民生的大事小事因“边远乡村行”而更加受到关注。不仅如此,采风组成员每到一处都自发当起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的急先锋,得到广大干群的高度评价。
  一篇篇鲜活的稿件、一段段感人的话语、一张张精美的图片,生动呈现出了帅乡边远乡村村民共建幸福乐至的华美篇章!“边远乡村行”还没有结束,该县广大新闻工作者将继续践行“三贴近”和“走转改”,传递帅乡基层正能量、唱出基层好声音。
12-1924.jpg

12-1921.jpg

12-1923.jpg

12-1922.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