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4|评论: 7

[相如·茶馆] 烘笼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2 14:51 | |阅读模式
烘笼儿2014-12-19 11:24:18 阅读次数: 36 字数: 1215 来源: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的冬天奇冷。似乎有一大半时间都是霜风刺骨,水田里、池塘中结了厚厚的冰。上早学的孩子拿着棍棒一路叮叮当当敲打冰块,取冰块玩,甚至表演冰上飞奔。
  那样严寒的冬日,最能给人温暖的就是烘笼儿。那时,川北人家几乎都有一两个烘笼儿。
  中国人造字大多形象。烘,有火才能供暖。笼,是用竹子编制的笼状物什。将一瓦钵固定在竹编的笼子里,笼子上下是圆的,中间向外鼓起,有一提把方便携带。冬天将炭火或柴火放在瓦钵里,方可取暖。
  爷爷会做一些篾活,每年农闲的时候便砍竹子,花篾条,精心编制烘笼儿、背篼儿、筲箕等篾货。有的送给亲朋好友,有的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小打小敲竟然也能保证一冬的油盐酱醋,难怪有头脑的父母总要让孩子学一门手艺。
  爷爷编制烘笼儿的时候,我们待在旁边帮着递篾条、篾针,偶尔趁爷爷离开时也学着编一下,但次次都被爷爷察觉,拆了重编。一个个烘笼儿在爷爷眼里就像艺术品,一横一竖,都是那么用心。
  平时家里的“大柴”———一些树枝、树干、树根都舍不得烧,等到过年过节、办酒席或特冷时才派上用场。逢酒席,家家都拿了烘笼儿去主家装木炭火,主家自然也乐意。这雪中送碳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严冬,家家的烘笼儿不会熄灭。大妈大婶烤着烘笼儿纳鞋底,爷爷奶奶烤着烘笼做家事,婴儿的尿裤则靠着烘笼儿烤干。
  我只有一双黄胶鞋,每次从家走到学校就湿透了,干脆脱了打赤脚。看着有棉鞋穿的那些同学,满是羡慕。更有甚者,还提着小烘笼儿到教室。于是,一下课,那烘笼儿就成了大家取暖的宝贝。这个烤烤脚,那个暖暖手,有冷麻木了的竟把脸都搁烘笼儿口去热热。
  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飞奔进屋,取出母亲藏在被窝的烘笼儿,让冷得失去知觉的手脚慢慢复苏。晚饭后烤着脚做作业,昏暗的油灯下,一家人围着烘笼儿,父亲讲故事、母亲做家务,我们唱歌、讲学校的趣事,温馨、和谐,仿佛如春夜。
  父亲是村里的能人,双手同时打算盘也不会出错。每到年终,村里办决算都要请父亲出山帮忙。严冬的夜晚,烘笼儿温暖着父亲,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如美妙的夜曲伴着我们入梦。很多时候醒来,父亲还在忙活,那时常常觉得父亲很了不起。
  周末,院子里的孩子漫山遍野疯跑。打沙包、跳格格、跳绳、躲猫猫儿,寒冷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回到家里看到烘笼儿才觉得饿了、冷了。于是抓了花生、胡豆什么的放进烘笼儿里烘烤,兄弟姐妹这屋撵那屋抢着吃,吃得一嘴的灰。往脸上一抹,像一只贪嘴的小花猫。
  夜晚的被窝里,也总是母亲提前用烘笼儿烤暖和了,钻进去热热的,暖暖的,保准睡个好觉。村里有户人家把烘笼儿放被窝里烤着,迷迷糊糊睡着了,把烘笼儿蹬倒了,房子都差点烧起来,幸好人醒了没被伤着。因此父母总要守着我们睡熟了,睡暖和了,把烘笼儿拿出去了,才肯放心睡觉。世界上还有谁能像父母爱孩子那样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呢?
  虽然很多年都没用烘笼儿,农家用烘笼儿的也少见了,但每到严冬,我依然会想起烘笼儿和那些伴着烘笼儿度过的暖暖的严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22 15:31 |
谢谢欣赏:handshake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2-22 15:45 |
:handshake:handshake

发表于 2014-12-22 15:46 |
:handshake:handshake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2-22 21:56 |
已是遥远的记忆。:handshake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2-23 00:30 |
:'(:'(: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7:29 |

哭啥子,冷了哟,冷可以烘笼儿

发表于 2014-12-24 17:59 |
写得很好,勾起儿时记忆,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