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恒山

[行走印记] 石质史书 艺术瑰宝 民俗画卷----隆昌石牌坊纪行

[复制链接]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米瓮 发表于 2014-12-24 07:14
这个是在古代的三八发的大奖状

说得好,只不过这大奖状是老百姓自发的发自内心的颁发给她们的。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子不死 发表于 2014-12-23 10:27
每次看恒山老师的帖子都会自行去寻找资料,每次都会有大收获,谢谢老师的分享

谢谢海子鼓励,我当继续努力!:P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夸奖,谢谢支持!:handshake

发表于 2014-12-24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了好多年,就是没有去。欣赏了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惠览!:handshake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菊竹梅兰朋友的隆重支持!:handshake

发表于 2014-12-2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2-2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隆昌,原名隆桥驿道,沿巴蜀古驿道而建的古城。隆昌石牌坊群原有69座,现存17座。在这里,坊、塔、碑、古驿道同存,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美学于一炉,是明清牌坊的精品;
——————————————————————
让喜欢古建筑的人,一饱眼福而陶醉,非常欣赏,恒山早晨好!


发表于 2014-12-25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之作 哦

发表于 2014-12-2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恒山先生应该出一本当今西南古迹大覌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发 发表于 2014-12-24 20:52
关注了好多年,就是没有去。欣赏了

方发朋友好!牌坊群就在隆昌县城内,去游览很方便。建议顺路到距此不到30公里的荣昌县路孔古镇一游,详情见我的相关帖子。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舟戈 发表于 2014-12-25 09:50
隆昌,原名隆桥驿道,沿巴蜀古驿道而建的古城。隆昌石牌坊群原有69座,现存17座。在这里,坊、塔、碑、古 ...

[tr][/tr]
这类地方周老师肯定喜欢的。建议顺路再到距此不到30公里的荣昌县路孔古镇一游,详情见我的相关帖子。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巴恋人 发表于 2014-12-25 15:23
恒山先生应该出一本当今西南古迹大覌

正如康巴恋人朋友所言,我已著有拙作<<蜀地秘境>>和<<你不知道的四川>>。谢谢你的鼓励!

发表于 2014-12-2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居易《荔枝图序》第一句就是“荔枝生巴峡间”,青城外山现在还有能结果的荔枝树,可见在唐代以前四川是荔枝的主产区。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从泸州桂圆(龙眼)味道远胜热带龙眼来看,杨贵妃爱吃的不是岭南的荔枝而是原产于四川的荔枝。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14-12-25 21:26
白居易《荔枝图序》第一句就是“荔枝生巴峡间”,青城外山现在还有能结果的荔枝树,可见在唐代以前四 ...

正在拿你朋友好!特摘选此文,供商榷。此外,泸州所产为桂圆,不是荔枝哈。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留下的名句将荔枝美名传遍古今。但很少有人知道极易变质的荔枝是如何从南国运到长安的。

       荔枝鲜果极易变质。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讲“若离本枝,—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北方达官贵人吃到的都是鲜果。杜牧在其《新唐书·杨贵妃传》中说“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不变,已至京师”。其实,不仅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朝许多皇帝都喜食。据说,当年政府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

       世人传统对“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解释是,当年没有飞机空运,为让杨贵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鲜荔枝,只得派人将刚摘下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换快马于当日送到京城。因此,杨贵妃看到快马荡起的尘埃,知道是有人送她爱吃的荔枝来了,故喜形于色。

       但从常理看,岭南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一日抵达。后人考证认为,杨贵妃所食的鲜荔是采取将带果大树移植的办法送到长安的。史载:“以连根之荔,栽于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阳丹河,运至商州、秦岭不通舟揖之处,而果正熟,乃摘取过岭,飞骑至华清官,则一日可达也”。

       此外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荔枝是我国最早采用低温和气调贮藏的果品。《广东新语》记载了一种办法:“藏荔枝法,就树摘完好者,留蒂寸许,蜡封之,乃剪去蒂,复以蜡封剪口,蜜水满浸,经数月,味色不变”。

       徐勃在其《荔枝谱》介绍了另一种办法:“乡人常选鲜红者,于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穴,置荔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


发表于 2014-12-2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恒山 发表于 2014-12-25 19:12
正如康巴恋人朋友所言,我已著有拙作和。谢谢你的鼓励!

恭贺先生两书问世,有机会一定拜读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2-27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能保存下这么多这么完好的牌坊真的不错哦,谢谢恒山老师的分享,有机会得去看看。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灯独斟 发表于 2014-12-27 12:10
还能保存下这么多这么完好的牌坊真的不错哦,谢谢恒山老师的分享,有机会得去看看。

不谢哈,朋友。此牌坊群就在县城内,去游览很方便的。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2-31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无数绝尘而去的快马,驮着那个让“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千古美人嗜好的新鲜荔枝,从岭南出发,经贵州,取道隆昌,沿着穿牌坊群而过的这条古驿道,向京城长安飞驰。
————————
长见识了,石牌坊经典,非常欣赏,老马早晨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