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全市文化发展大会,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强市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我市加快文化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国西部文化强市具有标志性意义。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正是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确定了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目标,将文化发展摆在全市工作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全市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加速期。2013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500亿元、是2011年的近3倍,增加值69亿元、是2011年的2.2倍。预计今年增加值将达到77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稳居全省第二位。
实践证明,抓文化,就是抓发展。当今时代,文化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目前,在我市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板块发展战略中,文化领域既是相对弱小的短板领域,又是发展速度最快、增长最为明显的新兴领域,更是调整社会秩序、提振人们精神的重要领域。尤其在当前经济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增长换档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社会心理急需调整。忽视文化建设,改革发展不仅可能难以推进,甚至已有的改革发展成果都可能丧失。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例,文化产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是提升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去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7%,四川为4%。我市有文化企业1700余家,资产规模719亿元,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列省内第二、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三位,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但远未达到支柱性产业的水平,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特色鲜明、规模效益并重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还有很大空间。
再从文化消费来看,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会持续增长,超过5000美元时,将会出现倍增状态。去年,我市人均GDP为5063美元,城乡群众文化消费正处在迅速扩张阶段。去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占个人消费比重为6.8%,四川省为6.5%,绵阳为6.59%,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略高于全省,我市文化消费缺口很大,消费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和释放空间。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出发,全市上下都应该站在全局高度来看待文化发展工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形成各方共同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文化强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要把文化建设作为衡量地方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作为判断领导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要整合各类宣传文化资源,形成全市上下关注文化、支持文化、参与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文化传承文明,文明促进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让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扎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推进科技城突破性发展、早日建成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而努力!(来源:绵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