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46|评论: 2

[原创] 县委书记岗位缘何成腐败“重灾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县委书记岗位缘何成腐败“重灾区”?


      继12月24日晚间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同时公布吕梁7名处级干部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后,25日一早,山西省纪委又一口气公布了吕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良森,忻州市代县县委书记霍富荣,阳泉市矿区区委书记刘德跃,吕梁市石楼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程晓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受到立案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反腐风暴中,已有至少18名现任或前任县委书记落马。(12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
      在我国机构设置中,县一级政权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县委书记是县域执政团队的带头人,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县委书记,本应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着想,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然而,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案件来看,县委书记岗位已成官员腐败“重灾区”。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选人用人上出了问题。选人用人,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如何根据德才勤绩慧眼识人,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人尽其才,如何用制度选人用人,如何选对人、用好人,虽然我们早有一套较好的办法和标准,但实际上这些制度还有漏洞,加之没有去认真执行,监督也没有跟上。“要想富,动干部”,这是一些县委书记的“致富经”。因为他们处在贫困县,除了卖官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致富”门路了。即使偶尔有一些工程项目,可那很容易被人发现或者被检举揭发了。而一个县有几百个科级以上的“官帽子”是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只要紧紧地拽在县委书记手里,财富就犹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现实中,一些贪婪的县委书记把这个发挥的淋漓尽致,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他们都在选人用人上挖空心思地做“文章”:往往打着“工作需要”的幌子,不停地调整干部,有的甚至平均两个月时间调整一次,这样足以让那些已有“帽子”的官员人人自危。为了保官,官员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法备足钞票,再找个机会,比如在逢年过节时“孝敬”给县委书记;那些想提拔的人也会蠢蠢欲动,他们怀揣几万甚至几十万钞票,星夜兼程,悄悄地送给书记大人,书记笑纳了,一切都在不言中,结果都会如愿以偿。而那些不愿意送的老实人,自然得不到提拔重用。再说,买卖关系一旦达成,只要买卖双方都不说,一般是不会被轻易发现的,也是最为安全的。除非是花了钱没有办成事,或者办得不如意,或者是某个县委书记实在太嚣张太狂妄了,否则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县委书记依然是个好书记,下属官员依然是个好官员,腐败分子依然是极少数。
       二是在监督上出了问题。理论上说,领导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权力都应受到人民的监督。尽管有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国法,还有众多监督机构以及人民群众在直接或间接地约束和监督着县委书记手中的权力,但县委书记掌握着一县干部的升迁任免和公、检、法、司等诸多大权,这些权力几乎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说实在话,也没人敢监督他们。一边是贪官们大肆卖官敛财、劣迹斑斑,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虽早有觉察却保持沉默;一边是贪官们一手遮天、飞扬跋扈,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丧失批评之声。因此,某些县委书记自然就成了一言九鼎、一手遮天的“土皇帝”。现实中,又有哪个领导想让自己的权力受到监督制约呢?尤其对在任的县委书记来说,恐怕没有几人愿意让手中权力受到束缚。谁要监督他,他就会让谁不好过。因此,监督他们的权力太难。具体说,一是上级监督难:县委书记属于省管干部,但上级往往是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监督处于“空档”境地。最多也只能从大的原则方面进行监督,而对于他们具体都在干啥,他们的生活细节、一些具体问题难以掌握,也不想掌握;即使有人反映了问题,他们也是层层批转到地方处理,甚至回到了“问题”书记手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县委书记本来就是省上任命选拔的,这样让自家人监督自家人,效果肯定不佳,反而会助长某些县委书记的阳奉阴违和嚣张气焰。二是平级、下级监督难:县委书记是县委的班长,是地方的领导核心,在用人决策等大事方面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集权程度”相当高,不仅干部的提拔任用,就连重大工程的决策,都是县委书记“一槌定音”。而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下级,处于“人微言轻,反对无效”、“怕得罪人,影响前途”等的考虑,对“一把手”违规违纪,往往采取明哲保身的回避方式。有的甚至还主动讨好、迎合县委书记的意图,满足他们的“需要”。县纪委、县人大、县政协等监督属于省管干部的县委书记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三是群众监督难:虽然一些政务在不断趋于公开化、民主化,但目前仍未能从根本上克服相对封闭的缺点,仍然存在暗箱操作,比如群众对县委书记用人权的监督是有心无力、无从下手。而有的县委书记小肚鸡肠,甚至疯狂打击报复检举人。许多人认为,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谁还想付出代价去多管“闲事”,谁还敢去监督一手遮天的县委书记?失去监督的权力最容易产生腐败,得不到有效监督的县委书记岗位必然成为腐败的“重灾区”。
      “郡县治,天下安”。除了要加强对县委书记的教育培训、提高县委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发展意识、担当意识和科学执政能力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完善机制、改革体制、创新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尤其要不断健全选人用人制度,强化对县委书记行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认真落实选拔任用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使县委书记行使权力于法有据、公开透明、符合程序正义和社会正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2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太大,少制约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