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95|评论: 2

[转帖] 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6 17:26 | |阅读模式

药品零差率改革存在诸多负面效应,财政投入增加,医保基金支出上升,医疗费用快速上升,药品费用总量增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老百姓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未达到改革的控费目标。为此,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1. 适当扩权,引入医疗服务竞争机制。目前医改还是为了调整各方利益,采用了较多行政约束手段,但没有得到医院与医务人员的主动配合,突出表现在医疗费用的快速上升和药品总量增加。应当从市场理性出发,把激励作为合理化医疗服务的政策出发点,以适当扩权推进治理,以多元行政回应实践,推进医疗服务市场化。让医生自由执业,由医院和病人来选择医生,让市场决定医疗服务的价格,形成医院、医务人员等服务提供者自主改革的内生力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侧重点。

2. 切断利益链,继续压缩药品虚高空间。药品零差价只是取消了公立医院销售药品的利润,并未切断医药供应商与医务人员的利益链条,使得药品销售总量得不到控制,价格依然虚高。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环节是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核心就是切断药品与医务人员的经济利益。针对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真正有效的压缩药品虚高空间,需引导药品价格市场化必须与招标采购的市场化,以及支付改革的市场化结合。全民医保体系已经建立,拟有关政府部门共同制定药品支付价,医院的药品购销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采购价格越低,医院获利越大,药品供应商与医务人员的灰色交易空间越小。也可探索医保与药品供应商或定点医疗机构的团购谈判机制,降低药品价格,让老百姓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3. 建设阳光医保,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建设阳光医保,实施医保医师制度,实现医保费用智能审核,建设就诊信息事前提示,加快推进“以‘服务单元’为核心,以‘总量控制’为基础,并融合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的复合式付费方式改革,试行对医保定点单位第三方审计模式,达到对医疗服务行为的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监管,优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管模式,以管理缓和实现善治,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行为和医药费用的调控引导及监督制约作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2-26 20:35
医院医生开的药可在市内任一家药房买到、价格就会控制下来

发表于 2014-12-28 13:57 |
我们都是彼此的初恋,我很珍惜这份感情,但是情人节,我却不能和男友一起过,想预约一位可以一起过情人节的男生,我的威信 manman56876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