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位于汉江边。余秀华在镇下辖的横店村八组生活着,她家的大门正对着一片棉花地。这个季节,棉花只是星星点点的。余秀华,女,76年生,农民,先天性脑瘫。我们惊叹于她的坚强与内心的丰富。她育有一子,写诗近万行。儿子十五岁,成绩优异;她的诗作质量高,在湖北女作者中为上乘。
一个农民,一个先天性脑瘫患者。她挣扎着,上网,敲打着这个社会的门窗。她几乎没有生活来源,而曾经的丈夫逃离了她的生活。她知道她要什么,她想更多地与社会亲近。我们的探访只是暂时的雨水,无法滋润她干涸的世界。阳光普照大地,脑瘫者,余秀华需要更多的阳光。
村公路四通八达,虽然路面窄了一些,但比起先前的土路好了许多。余秀华的家靠近村公路,有一条窄窄的碎石路连着她家。碎石路两旁长满蒿草,间或一株两株南瓜、豆角什么的。摘了几根豆角,生吃,脆脆的。余秀华说,这些乡间的植物最为幸福,它们享受着最好的阳光,一点一点享受,一点一点老去也值。
深秋了,余秀华家里的稻场干干净净,庭院干干净净,她简陋的房间干干净净。我们围坐在一起,帮助余秀华剥棉花。其双亲年近七旬,这些天还在帮别人家打场。余秀华干不了其他农活,就和奶奶帮忙剥棉花;其奶奶年逾九旬,精力不济。祖孙二人亦少话语,了无生趣。余秀华说,好几天,都是一个人剥花到深夜。
我们给余秀华送去了收音机、书籍和慰问金,并聘请她为电台听评员。我们想帮帮她,帮助这坚强的女诗人。脑瘫,先天性的,这是与生俱来的苦难。余秀华,挺了过来,在偏远的农村,在破旧的预制板房里,记录着自己的心路里程。她干着力所能及的事情,烧火做饭、扫地喂猪、看稻场剥棉花、看书写作、乐观而辛酸地生活着。
(本文摘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