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和微博都被深圳娃娃鱼事件刷屏了,先是深圳警察吃娃娃鱼被记者暗访,接着又说警察打记者,然后深圳出台不许警察任何形式聚餐的禁令。深圳警方道歉,南都步步紧逼,某公安官微却晒照片求暗访,高潮一波接一波,搞得我们这些看热闹的也不禁要问:什么仇什么怨啊!
为什么警媒会对立?有人说是警察找不到重点,把监督公款消费上纲上线到给警察找茬。也有人说是媒体不怀好意,打着监督的名号抢新闻、搏头条?
照我看来,所谓的“警媒对立”既不是媒体的原因,也不是警察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权利失衡。
我所理解的权利失衡是权利和义务失衡。这种失衡是一种群体性的心理状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将自己的和他人的权利义务对比,横向比失衡;二是将从前至今的权利义务对比,纵向比失衡。
具体到深圳娃娃鱼事件,权利失衡在哪里?
首先,是横向的权利失衡。
警察是纪律部队,讲的是纪律。而媒体是自由先锋,讲的是言论自由。二者本是井水不犯河水,可偏偏就犯上了。比如,最近广州增城某派出所拒绝无证记者采访事件。平心而论,这件事其实警察没错。你说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扛着摄像机说要见犯罪嫌疑人?开玩笑吧?检法提审都还要证件手续呢。涉事警察动作是粗鲁了些,于是一句“警察打人”,上电视了,火了,处分了!而记者呢?在剧情反转之后媒体丢下一则通告后没下文了。
现在深圳又发生“警察打人”,涉事警察火速被停职接受调查,接着深圳出台针对所有警察的禁令:不许任何形式的聚餐!南都依然强势,追发了一篇《南都关于事实真相的十大追问》。不过这次有些不一样,在无数无辜的膝盖中枪后,南都有些惹众怒了:犯错了的受罚,没错的也跟着受罚,记者要咋地?于是网络舆论开始发酵,疯狂讨伐记者。
与警察动不动就要受处分不同,很少看到记者受处分,似乎在每次与公权力的对峙中记者总能大获全胜。确实比较难处理,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约束记者行为的法律百度都找不到,一部《新闻法》几十年了还在难产。反观警察,《公务员法》、《警察法》以及无数内部纪律不说了,甚至一些“拍脑袋”的禁令依然得遵守。
这种权利限制程度的对比必然导致不满,公安官微叫板媒体“求暗访”实际上就是失衡心态的体现。民警并不反媒体、反监督,他们真正反的,是这种失衡:一方受无数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约束,一方几乎没有约束。有人说:“在记者面前,警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而在警察面前,记者不知道怎样做才是错的。”我想,也只有在这种失衡的心态下,警察们才会赌气地喊出“有困难,找南都”这样撂挑子的气话吧。这句话在权利失衡的语境下可以这么翻译:“南都既然权利这么大,那也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我权利这么小,要不,你把我的义务给承担了?”
其次,是纵向权利的失衡。
如果深圳警方不出那个禁令的话,或许这件事就这么过了。可惜,与媒体喜欢抓关键词的传统一样,舆论也学会了这招,他们抓住了两点:一是私人宴请,二是“暴打”记者。
舆论攻击南都的方向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所提到的一样:“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具体而言,南都记者质疑方向已经从公款消费转移到公车私用以及动用安保人员等。但舆论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他们注意到的是私人宴请、南都暗访、以及处分和禁令。这个三段论就这么成立了:每个警察都担心下一个中枪的是自己,说不准哪天自己的私人宴请也变成了一次处分,在忧虑和不满的情绪中他们把这件事与之前所有对媒体的不满联系起来,然后集中宣泄爆发。这次事件已经成了警察群体对自身权利随时可能被侵犯和压缩的不安所自发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反抗。实际上,真正能够侵犯和压缩警察自身权利的并不是南都。所以在我看来,这次南都也承担了不少额外的炮火。
为什么这些额外的炮火要对准南都?原因就是舆论对媒体“不实报道”的不满。这里我加了引号,是因为这是一种舆论判断,并不等于事实。
没有人会怀疑这次警察被处分与南都带动的舆论压力的关系。南都吸引舆论眼球和施加压力的重心之一是娃娃鱼事件中的警察打人,新闻标题中特地提到“暴打”。我看了不少相关的评论,有一则评论或许比较有代表性:“什么暴打?骗别人还可以,骗警察就外行了吧?我们什么打架斗殴没见过?耳朵红红也算被暴打?我第一次见我老婆的时候耳朵比这还红!手上那个比蚊子包还小的伤口算什么?一岁的小孩子抓的伤痕都比这深!这种伤情还好意思说被暴打?骗谁呢!有种你晒验伤报告?”
当媒体说谎被舆论认定为事实,那么舆论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媒体恶意抹黑警察群体。这之后就演化成警察维护自己荣誉感的“抗争”了,所以就开始晒辛苦。这是标签化的争论,和原事件已经没关系了。
娃娃鱼事件与其说是“警媒对立”、社会撕裂,不如说是权利平衡机制失灵导致的社会矛盾。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各司其职即正义。”而这种正义实现的前提,就是对各种职业职能合理的划分。所以我相信,当哪一天记者的行为边界和警察的行为边界能够同样清晰明确,当警察不用担心自己的合法权利被莫名侵犯,不用担心警察的职业荣誉感被随意抹黑时,所谓的“警媒对立”,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