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翰/文 国家卫计委官网近日刊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函件称,经审核,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现已开始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间截至2月20日。(2月3日《京华时报》) 对于国家卫计委的这个《意见函》,应该说,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开放性。凡是面对市场的产品,本身就应该由消费者决定。比起做了再说的心态,卫计委的这一做法,给了市场更大的选择空间。 可是,不是消费者能不能接受的问题?这种“黄金酒” 生产的初衷,或许不是提高酒的质量,更多还是一个噱头,或者说,是一种打探和考量。应该说,“醉翁之意”不在“金箔入酒”,而在于市场独创,能不能进一步赢得市场的一席之地。 面对着白酒行业的萎缩,必然就会激发商家的创造性。更能够给予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竞争,有竞争,必然就有想吃一口“螃蟹”的想法。 姑且对于金箔入酒有没有好处不谈,可对于这种想法,应该算是一种肯定。因为只要对人体无害,对于加入这种金箔能带来更大吸引力和市场空间。那未必做一做宣传和促进,也是对白酒品牌的一种全面的提升。 可关键一点,如果今天白酒可以加入金箔也是一种允许?是不是也有更多的商家想出更高明的点子?只要有了第一次,必然就会有第二次。 那么会不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竞争和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风气。如果是转化成这样的场面,那么对于千年发展的中国酒业来说,无疑就会成为一种坑害市场和百姓的不良行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一场讨论的初衷,就会成为一场“醉酒”结果。 因此,作为国家主管部门的卫计委,更应该是考量和检测黄金入酒有没有必要?如果对人体真有害,那么就是一种助纣为孽,甚至在市场乱象中做了不该做的事。如果对人体无害,至于真有好处,也不是现在就能知道的,毕竟金箔也是一种贵金属。 所以,“金箔入酒”,没有谁可以肯定的说一句真有好处。这就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尊重市场的需求。如果把酒业做成了一种五花八门,那么酒业文化也一定会变味。更何况,在如今很多无良企业的影响之下,谁又能保证“金箔入酒”就是一种品牌打造,就没有其它任何一种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