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93|评论: 1

南部 玩转“穿越”解信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自中国网专家博客)近日,南部法院法官對信訪案件當事人蒲某做工作。敬志鵬 攝
     “哪的山最青,哪的水最透,我的朋友,請你南部走……”一曲《愛在升鐘湖》讓四川省南部縣享有了“中國最美漁村”的美譽。然而,受升鐘湖庫區擴大及縣域區劃變更等諸多因素影響,信訪老戶多一度成為南部縣人民法院的“心病”。近年來,該院從找準源頭、拿準方法、捏準細節等環節入手,確保信訪案件多元化解。2014年,該縣信訪案件數量同比下降68%,化解涉訴信訪工作位居南充全市之首。
■排單 從20:1到5:1
     一幢五層樓高的老舊“四合院”內,底層不足40平方米的辦公室是南部縣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1月22日上午9時許,筆者走進南部法院,立案大廳內燈明幾凈,由於沒有當事人的緣故,室內顯得比較冷清。墻上,信訪、立案、送達、鑒定、拍賣、檔案等8項工作及具體職責歷歷在目。
    “莫小看我們是‘清一色’的男同志,平時工作主要靠‘耍嘴皮子’和‘磨腳板子’,經過一年的‘磨合’,現在信訪的人少多了,工作也輕鬆了……”當聽説筆者前來採訪信訪工作,立案庭庭長杜丕強不再像以往一樣愁眉苦臉。據杜丕強介紹,8名幹警平均年齡僅為38歲,這個“鬚眉團”為法院爭得了不少榮譽,獲得了當事人及當地黨委、政府、人大的一致好評。
      交談中,杜丕強拿出一份《2014年度南部法院信訪案件明細表》。表格中,信訪人基本資訊、案號、信訪原因、責任人、信訪類型、處理方式及結果等詳盡羅列。這份只有兩頁的“清單”顯示,2014年,該院信訪案件數、來信來訪數為37件,和“清單”對應的卷宗約有半米高。
瀏覽完“清單”資訊,杜丕強把筆者帶到檔案室,找出2013年的“清單”,筆者見到信訪人的序號編號到169號,整份“清單”共10頁。卷宗裝了滿滿一鐵皮櫃。
      為讓筆者有更深刻的印象,杜丕強用一組數據對此進行了對比:2014年以前的連續3年,該院的信訪量平均保持在160件以上,單是院長信箱的郵件,每年就有60至70件。立案庭8名工作人員,平均每人年均需處理20件,現在每人年均處理5件。
■排隊
我的“冤屈”請人“唱”
      五年前的一個鏡頭讓南部法院研究室主任敬志鵬記憶猶新。“我不聽你的,你説的不算數,我今天一定要挂‘院長’的號!”、“院長不出來,夥計們,唱起!”到法院上班的第一天,敬志鵬在法院的大門邊“旁聽”了一齣“大合唱”。當事人不服法院判決,不通過合法途徑上訴,直接把自己所謂的“冤屈”編成“順口溜”,組織樂隊“排練”後,組團到法院大門前“演出”。“當時,一些群眾通過極端的方式向法院施加壓力,希望引起院領導高度重視,進而使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得到解決。”
      讓敬志鵬記憶深刻的,不是那出“鬧劇”,而是“職業信訪人”這一群體。在當地,一些不明就裏的百姓以幫人信訪鬧事為生計,在幹警上班時即“上班”,他們擁堵在法院大門外,或爭吵,或高唱,或靜坐。
提起以往信訪工作居高不下的原因,即將退休的老法官杜洪武認為,案件數量劇增,導致信訪案件數量增加是主要原因。數據顯示,南部縣有常住人口131萬人,南部法院78名審判人員年均需審理9900余件案件。
    “當然,也有歷史遺留的原因,很多信訪案件受歷史的影響,無法搜尋檔案,無法查清案件事實,長期下來,成為疑難老案。我手裏就有3件這樣的案子。”杜洪武説。
      立案庭原信訪工作人員何怡志則表示,法院內部管理也是造成信訪案件難以化解的重要原因。那時候,他剛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信訪崗位,當時無論怎麼耐心,老百姓都以他工作經驗不豐富為由不聽他釋法析理。“當然,也不排除無理訪、纏訪、認為信訪有利可圖的情況。”何怡志説。
■排查
穿越時空去“拯救”你
      法院不能被動接訪,在完善案件品質評查機制、案件辦理“靜默”監督機制的同時,經過調研、討論,2014年初,有著豐富信訪工作經驗的升鐘法庭原庭長杜丕強“臨危受命”。
給杜丕強留下第一印象的是90歲高齡的雷大爺。
      上世紀60年代,當兵回家的雷大爺發現祖上留下的房子被賣掉了。得知侄女擅自處理了登記在已故父親名下的住房,叔侄倆對簿公堂。經調解,侄女拿出80元現金補償給老人。隨後,老人稱沒收到錢,開始陳情。
       這一陳情,就是半個多世紀。
       杜丕強上任後,到縣檔案局查閱了當年卷宗,了解到調解協議是老人委託人代簽的,之間可能存在誤會。通過拉家常,獲悉老人一個非常要好的戰友遠在河北,杜丕強聯繫河北的同學輾轉打聽,得知其戰友健在,便趕往雷大爺家中,打開手機數據讓闊別半個多世紀的戰友視頻對話。
無微不至的關懷終於讓老人解開了心結,雷大爺承認錢已領取。
     “我陳情了50多年,給法院添了那麼多麻煩,你們不嫌棄,還想盡辦法幫我聯繫到了以前的戰友!不管你們説啥,我都服氣了!”立案庭法官楊波轉述老人的話時頗為自豪。最終,老人在息訴罷訪書上摁下了自己的手印。
       一年來,南部法院組織人員對轄區的信訪案件進行排查,重點排查涉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及房地産開發、勞動就業及勞動保障、涉民生領域等案件,並對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涉眾型矛盾糾紛案件、重信重訪案件、可能引發刑事案件的民事糾紛案件進行了專項排查。
該院信訪工作臺賬顯示,2014年,該院共處理來信來訪37件,解答法律諮詢和進行訴訟引導294人次,辦理上級領導交(督)辦案件10件次。
    “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即便是穿越整個中國,乃至穿越到上個世紀,都要窮盡一切手段化解信訪矛盾,讓老百姓心服口服……”南部法院院長黃海燕經常用這樣調侃的方式為負責信訪工作的同志打氣。
排除 “1+X”模式“破題”
       時空連線,針對的只是歷史遺留問題等信訪案例。源頭化解、全程調處、法律“瘦身”的“1+X”模式使南部法院信訪工作終於走出低谷。
73歲的陳冰雲視力一級殘疾,九年前因委託代理合同引發糾紛,其案件經過一審、二審、再審,法院均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陳冰雲先後採取在中心廣場拉橫幅、找人在網上發帖子、每天到法院“上班”等方式,發誓討回公道。
    “那天下雨,他沒來,我覺得終於可以輕鬆了。後來一想,他那麼大年紀,萬一在哪兒摔倒了咋辦?乾脆就主動給他打電話,叫他一定要注意安全。沒想到就這一個電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楊波説。
      陳冰雲不再在法院門外“擺攤”,而是走進法院和楊波談心。摸清其癥結後,楊波走訪相關部門,與當地黨委、政府、村組等協調,而後提出合理的處理意見上報縣委,問題最終得到妥善處理。事後,陳冰雲特意讓孫子在網上發帖對自己的行為致歉。
     “並不是每個信訪當事人都吃這一套,有的人甚至還把法官的熱情認為是心虛的表現,但不管來訪者出於什麼考慮,我們都堅持做到熱情接待。”杜丕強説。
       在大打“溫情牌”的同時,南部法院對來訪者各種資訊進行梳理、研判,有針對性地制定了“1+X”聯合“解題”模式——對於涉訴信訪案件,以法院為主體,向外輻射借助多方力量整體化解。
      一是聯席調解。對越級訪、重訪案件,邀請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法院信訪監督員、基層群眾組織、相關部門等積極協調,有針對性地召開聯席會議,到府走訪或召開聽證會等進行多方調解。二是連鎖分解。對於無理纏訪、鬧訪的案件,積極向上級法院及縣信訪局、紀檢監察部門等報告案件情況,根據信訪當事人的無理訴求、個性心理、所在地民情風俗等,借助司法所、信訪部門、村組等運用法律、公序良俗等合理疏導,對其心理癥結逐一分解、“化療”。三是聯動破解。涉及多個單位而法院職責範圍內無法解決的信訪案例,在政法委的協調下,與相關部門聯合互動,根據各自職責範圍、許可權及專業,在相關領域破解信訪者遭遇的瓶頸。
       在借助外部力量的同時,南部法院從提升辦案品質入手,從源頭上預防涉訴信訪。該院堅持辦案流程網路無縫化管理,案件上網率達100%;對已結的9000余件案件進行100%的常規評查,對存在辦案瑕疵的責成承辦人限期整改;清理出35件長期未結案件,正常審限內結案率達100%。
    “擴展原有化解積案工作的內涵和外延,由中間環節的調處到源頭治訪和穩定上延伸,形成對重訪問題進行全程式控制管的工作體系,從而實現傳統治理重訪工作的重大突破。”在2014年的年終總結大會上,南部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汪文成如此評價南部法院的信訪工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2-15 22:34
司法公正,任重道远!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