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带头开展“走基层”活动 为促进“走基层”活动不流于形式,我省各地从严务实督促指导,不断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问责。广元市委督导组先后对456个市、县(区)单位和242个乡镇(街道)开展督导和暗访,通报反面典型13个、效能问责单位8个;宜宾市对党员干部完成组织派遣事项、群众诉求事项和个人承诺事项等情况进行记实,作为年度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凉山州建立党员干部工作“月考年评”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2015年02月25日 四川日报) 四川的党员干部不等、不靠,主动思考,以科学创新的方式调整帮扶思路,改变以往“送鱼”模式,在“送渔”上动脑筋、下真功,结合区域实际,鼓励村民建立合作社,邀请专家授课,在发展种植养殖、畜牧业上为群众“传经送宝”,将帮扶重点转向加大村教育、卫生事业等公共服务方面,实事证明,党员干部“走基层”用“好心”能为民办“好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走基层”需要党员干部放下“官架子”,把群众当亲人,用“好心”为群众服务,真正俯下身,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困、所盼,善于化解矛盾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走基层”需要树立执政为民之心,增强公仆意识。不断强化群众立场,为民的责任,在工作内容上集中群众意志、反映群众愿望,在思想作风上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长远促发展,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以实际行动解民忧,以真挚情感暖民心。 “走基层”的确给基层群众带来了福利,让更多群众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笔者希望“走基层”不要流于形式,要实实在在为民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