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是这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亟待运用 教育、 道德、 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同时,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文明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观。另有美国同名电影。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 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 延伸。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 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表现形式(一)网民对未经 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 名誉损害;
(二)在网上 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三)对 当事人及其 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网络暴力的出现,不是一个或两个声讨帖能造成的。网络暴力巨大的杀伤力,是来自于成千上万的参与口诛笔伐的网民。他们在数量规模上形成了一定的强势,而他们一致的立场与观点则因这种强势更显其权威。 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08391032c93d70cf48faad0fc8dcd1ba/d043ad4bd11373f0f5052d94a40f4bfbfbed0486.jpg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人数众多,其参与动机与形式也是复杂的。主要的参与者,可以分成三类。一是主要事件的发布者,也就是最初在网上公开那些有背人类良心或是社会公德事件的人,他们所发布的信息,是引发网民注意力并参与讨论的焦点,也是暴力形成的导火线。发布者此举的动机不一。有真正怀着正义之心想借网络之力解决现实问题的人,也有在网络空间发泄自己不满与愤闷情绪的人,也有通过网络开无聊玩笑捉弄全世界人民的人,更有不怀好意地利用网络轰动效应获取私人之利的人。虽然动机不同,但他们发布的事件往往有些共同点,都比较容易触动大众的道德神经和内心情感,引发他们对该事件的关注。他们的立场以传统的价值观为参照,往往容易取得网民在观点立场上的共鸣。
网络暴力的另一类参与者就是跟帖者,其中又分为真正的讨伐者、恶搞的跟风者和无意识的参与者。[2][url=] [/url]
真正的讨伐者是在主帖事件公布以后,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恶意口诛笔伐的狂热分子,他们不但刻意地攻击事件当事人,而且会用极富煽动性的语言去感染其他的网民。同时,他们也是直接会以实际行动参与网络人肉搜索,并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实施干扰与破坏的人。这些人坚信主帖事件中所公布的真相,并不耻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他们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是主要的行动者与煽动者。 跟帖的网民中,还有一些喜欢恶搞的跟风者。对于他们来说,事件本身的真假对错已经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他们又有一个可以恶搞的主题对角。他们是有意识地将事件夸大,对于一些本该严肃看待的事情,却以极其夸张和调侃的方式将其恶搞,存在着强烈的幸灾乐祸及娱乐狂欢的心态。如在“辽宁女事件”的相关帖子中,有“川女回骂辽宁女,更加精彩”、 “超级搞笑,超级粗口,超级大快人心!”等字句,还有不同方言版本的回骂视频等等;而在“很黄很暴力”事件中,对小女孩的恶搞,还夹杂了色情因素,还有人发起了恶搞小女孩大赛。这些人,相信“恶搞是智者的游戏”这句网络名言,以恶搞显示自己智慧。他们乐于参与网络暴力事件,挖掘当事人的现实身份,从而获得快感。这些跟风者以实际行动将暴力程度升级。绝大部分跟帖者都是无意识的参与者。之所以说他们无意识,是因为他们对于主帖中所宣扬的事件,并没有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判断,鉴定其真伪是非,而一味地被主帖中的感情所牵扯并完全接受主帖的观点与立场。比如铜须事件的口号是“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让偷情者死无葬身之地”,在这样的煽动下,很少人去考量事件的真实性,反而不假思索地投入抵制铜须活动中,让他身败名裂。结果却发现这是发布者与他们所开的一个玩笑,最后不了了之。无意识参与者,对于网民迅速形成一致观点和态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壮大了声讨的队伍。
除了发帖者、跟帖者之外,还有网络看客。网络看客的人数远远大于跟帖者。他们其实算不上真正的网络暴民,他们是通过网络了解主帖事件情况,关注事件的进展的人,一般只看不言,不参与暴力活动。但是他们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事件,无疑增加了这一事件的网络点击量,而点击量的上升会直接影响到相关事件在网页上位置的表现。[3][url=] [/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