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江翡翠米
南江在线南江翡翠米的特点是无污染、营养丰富,饭粒光亮油润、口感柔韧、略带糯性。南江翡翠米曾出口法国、古巴,并长期畅销于成都、攀枝花、甘南等地区,在周边市场更已成为人们的首选大米。
翡翠米仅产于四川省南江县长赤区。该区位于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美,森林覆盖率达42%,平均海拔800—1000米,日照充足,生态条件独特,是传统的稻谷主产区,被誉为“南江米粮仓”。在稻谷生产过程中,因地制宜,大量施用“农家肥”。长期以来当地0,始终注重生态与环境保护,在种植业中,倡导保持传统耕作方式,发展“稻田养鱼”,明令禁止销售使用高残毒农药,大力推广生物技术防虫治病,使种植业与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互动。目前,该区已列为“巴中地区绿色优质稻基地”。
地域范围
南江翡翠米产区在南江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海拔在800—1000米的范围内,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为南江、沙河、正直、大河、长赤、乐坝、东榆、下两、赶场、凤仪、朱公、黑潭、和平、双流、元潭、高桥、石滩、关门、兴马、关路、桥亭、上两、流坝、赤溪、燕山、八庙、高塔、团结、红光、傅家、红四、天池、侯家、双桂。共计34个乡镇。
特定品质
无污染、营养丰富,饭粒光亮油润、口感柔韧、略带糯性。
文化典故
“南江翡翠米”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重要的传统产品,历史最远可追溯到周代古巴子国时期,南江县就已种植水稻,并且大米已成为南江先民的主要食物之一。
二、南江山核桃是四川省的特产,已成功注册而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
南江在线南江山核桃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适合南江山核桃生长并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面积达2万公顷,是发展核桃的最理想区域;目前已形成挂果80万株,约5万亩,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50万元的核桃大县。南江山核桃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40号,关于批准对南江山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南江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南江县人民0《关于界定南江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南府发[2004]4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南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特色
南江山核桃产于国家名胜风景区光雾山景区内,其壳薄果仁多且厚,味道醇。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常食山核桃、仁产品,具有健脾开胃、润沛强肾、滋补康复、预防冠心病、降低血脂之功效。是一种健康味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营养食品。果肉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以上,还含有22种矿物元素,对人体有必要作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
三、南江黑木耳
南江在线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为好气性真菌,pH5~5.6最适宜。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种。
四、四川凉粉
四川的凉粉一般分为三种:用豌豆做的叫白凉粉,用大米做的叫米凉粉,还有一种用绿豆做的则叫“片粉”。四川名小吃中的“川北凉粉”即是用白凉粉制作的,“洞子口张凉粉”是用米凉粉制作的,而“梓潼片粉”则是用片粉制作的。
四川凉粉虽然分为三种,且三种凉粉质地不同,风味各异,但其加工方法却基本相同,即都需将原料经过浸泡——磨浆——煮制——成形四道工序制成凉粉,再对凉粉进行改刀和调味。
四川凉粉大多以凉拌的方法制成小吃,其中只有“洞子口张凉粉”是以煮的方法制成的。凉粉除了可制成小吃外,还可以用作烹制菜肴时的配料。例如,目前风靡四川的“凉粉拌鹅肠”、“凉粉烧牛肉”、“凉粉鲜鱼”等菜品,就是以白凉粉或米凉粉为配料烹制而成的。
下面就分别介绍三种凉粉的加工方法,以及用这三种凉粉制成的常见小吃品种。
白凉粉
1、白豌豆2500克洗净,用清水浸泡冬季泡24小时,春秋季泡20小时,夏季泡16小时后,另换清水,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粉浆。然后用纱布和箩筛过滤,除净料渣。将过滤后的粉浆用木棒搅匀,待其沉淀后,滗去上层清水不用,将中层水粉及底层坨粉分别盛入容器内。
2、铁锅置大火上,掺入清水约3500克烧开,下入水粉搅匀。将坨粉用温水1500克稀释成浆,待锅中水粉烧沸时,下入坨粉浆,并用搅棒不停地搅动。当用搅棒挑起粉浆能看到起丝时,即改用小火,并继续搅动。待搅棒挑浆能呈片状流下且锅中不断起小泡时,即熟。
3、面盆用开水洗净,在盆内先抹少许色拉油,接着将煮熟的粉浆舀入面盆内,待冷却后再翻扣于案板上,即成白凉粉。用白凉粉可制成“川北凉粉”、“旋子凉粉”等小吃。
片粉
1、绿豆2500克洗净,用清水浸泡约8小时,再洗一次并换清水,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粉浆。然后用箩筛将粉浆过滤以除净料渣,随后将粉浆装入缸内,沉淀约2小时,滗去上面的黄水不用,留下面的白粉,再加入清水1250克搅匀。
2、韭菜叶500克洗净,舂成极细的茸,再加清水250克调匀,去渣取汁;白矾15克用清水溶化。然后将韭菜叶和白矾水一起加入粉浆内,搅拌均匀。
3、铁锅置火上,掺入清水烧开并保持微沸。取圆形铝制平底烫锅一只,先在锅底抹少许色拉油,再舀入粉浆在锅内荡平约3毫米厚,随即将烫锅微微倾斜,让铁锅中的沸水流入烫锅内并从粉面流过,片刻,即将粉浆烫熟,之后连粉带烫锅一起放入清水中漂凉,即成片粉,依法逐一制完。用片粉可制成“梓潼片粉”等小吃。
米凉粉
1、大米2500克淘洗净,用清水浸泡6—8小时,另换清水2500克,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米浆。
2、铁锅置大火上,倒入米浆,边烧边用搅棒不停地搅动,煮至米浆半熟时,加入浓度为2%的石灰水35克,继续搅动,当用搅棒挑起米浆呈片状流下时,改用小火保温,继续搅动约25分钟,即熟。
3、面盆用开水洗净,在盆内抹少许色拉油,将煮熟的米浆舀入面盆内,待冷却后再翻扣于案板上,即成米凉粉。用米凉粉可制作“洞子口张凉粉”等小吃。
五、南江厚朴
南江厚朴是一种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其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树皮为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南江厚朴高可达20米,枝粗、皮厚、叶大、花白,以“皮厚,油性重、质细”而著称。全县厚朴种植面积7万余亩,是10万药农的主要收入来源。
六、南江杜仲
南江杜仲,中药材品种,四川省南江县特产。南江杜仲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主要以树皮入药。南江杜仲块大、皮厚、粗皮少、有效成分含量高,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药用作用南江杜仲具有抗衰老、调节血压功能,还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润肠通便、减肥、美容、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补肾壮阳和护肝醒酒等作用。美国哈佛大学胡秀英教授甚至认为,“杜仲是目前世界上最高质量的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降压药物”。种植历史南江人民世代栽种杜仲、使用杜仲,对杜仲怀有特殊的感情,并逐渐掌握了杜仲的生长规律和药用特点。他们在房前屋后大量种植杜仲,不仅因为它可以绿化家园、美化环境,更因为它具有药用价值、可带来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他们采用生态环剥采收方式,对杜仲进行环状剥皮,做到剥皮而不毁树,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资源可利用率。近年来,随着统筹城乡、连片扶贫开发的整体推进,他们依托光雾山“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字号旅游品牌,把建杜仲基地和开发农村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杜仲园,走出了一条生态、环保的开发发展之路。每年的“光雾山红叶节”期间,人们常围坐在一起,做杜仲汤、品杜仲茶、吃杜仲宴、唱《杜仲谣》······纯朴的山乡民俗,让城里的客人赞不绝口。吸引了上万游客来观光。呈现了一幅具有南江杜仲民情风俗的乡村美景画。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专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四川省加快中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川办发〔2008〕6号)和《巴中市中药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政策支撑。南江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南江自然生态资源和中药历史文化,大力调整中药种植、生产和加工结构,重点发展杜仲、厚朴、淫羊藿等特色优势中药,加快构建具有南江地域特色的现代中药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进了全市唯一一家以中药种植、收贮、切片、包装为主的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百草中药材公司。全县以“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化+农户”模式,种植杜仲10万亩、600多万株,2011年,全县杜仲干皮贮量7100吨,枝皮13860吨,年产叶13980吨,产籽2吨。“十二五”期间,全县将建成2个杜仲现代产业园区、2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杜仲产业将成为南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