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泸州新闻网报道,(农历二月初十)上午,在春意盎然、草木葱茏的玉蟾山上,一群身着传统汉服的男女脚踏方步,行90度揖礼,神情肃穆,毕恭毕敬地奉行着祭祀花神的仪节,以此庆祝“花朝节”的到来。 而其中祭祀群众穿着的汉服,全称则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汉服本身虽然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部分元素。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同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
如今,汉服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人喊出了”振我华夏,还我衣冠“的口号,因为汉服不仅是一段历史的标记,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一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