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鲜润)3月26日上午,记者在营山县明德乡明昌村鹏达茶园看到,十多位妇女姐妹腰跨竹篓,正在采摘碧绿鲜嫩的春茶嫩芽。
“采摘‘明前茶’要抢抓晴好天气,采摘的只能是单芽,所以每天采摘的数量不会很多。”采茶女工邓碧华说,自3月中旬以来,她和村里的其他姐妹一起在茶园采茶一天下来可采摘两三斤嫩芽,收入约六、七十元。
当日下午,在离鹏达茶园不远处的一户农家,记者亲眼目睹了传统手工制茶的整个工艺。年近花甲的贾其荣和邓琼这座老屋的主人,他们已有30多年的制茶经验。
在一个独特的灶台前,邓琼烧着柴火,老伴将两、三斤春茶嫩芽放入锅中,用手不停地翻炒。“这个过程叫杀青,刚开始时火要大,中途火要适中,快起锅时,就要用微火,翻炒要特别快,未避免茶叶与其他金属接触,因此只能用手不停地炒。”贾其荣一边忙活,一边介绍,“杀青到位,茶叶就不会出现红色,颜色很纯正,不仅香味好,而且经久耐泡。”
不一会儿,茶叶就被迅速地起锅,放入到簸箕中摊晾。“等茶叶冷却后,将再次放入锅中烘干,这个时候火要更小,动作要更快。”邓琼说,“经过三个炒三晾,再抖筛脱毛,手工茶也就制成了,而这一过程就要三、四个小时,只能制作两三斤干茶。”
鹏达茶园负责人邓鹏介绍,该茶园占地1100多亩,位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明前茶采用纯手工制作,色泽绿润、汤色清澈、滋味醇和,因此全部产品提前被订购,远销福建、广州、浙江等地。
“明德茶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特别兴盛,由于茶树老化,到了上世纪末就不够景气。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注重振兴发展茶叶经济,引进业主承包了6个村的荒山荒坡及原来的明德茶园,共种植茶树3500余亩,今年可产毛峰、龙井、绿茶等茶叶共万余斤。(本文节转自鲜润老师报道,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