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会理论坛
›
会理金沙砚古代称为“苴却”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99710
|
评论:
1
会理金沙砚古代称为“苴却”
会理金沙砚古代称为“苴却”
[复制链接]
sjx
sjx
当前离线
积分
9045
发表于 2015-4-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会理金沙砚古代称为“苴却”
2015-03-31
[url=]凉山火焰文化[/url]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JYBzGq4O4mBsd3BfgiaXHI7KlgqN0VzNN0vkygdeIwSOcakRM9vGJZw/640?tp=webp&wxfrom=5
金沙砚产于四川会理,以金沙江命名。品种几乎涵盖了中华四大名砚的品种;一九九四年被列入会理“三宝”之一,同时被冠以“东方神品”、“砚中瑰宝”、 “文房奇品”等称号。它何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得此桂冠,其中原因得从它天造地就的石材说起。古往今来,砚界只知“端、歙、澄、洮”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石料中含有“石眼”,观赏性、收藏性极强而列为四砚之首。歙砚以它发墨好、具有实用性强名列第二。澄泥砚则以纹理、色彩独特名列第三。洮合砚色青绿、韧性好、雕作层次深而名列第四。当今金沙砚集四大名砚的特点---“眼”“晕”“纹”“线”“冻”于一身,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收藏价值,被称为“东方神品”。有诗为证:“神品金沙砚,深闺金沙边。苴却同一脉,鹤起在近年。墨客千里求,藏家亲眼看。品质称至尊,归来不赏砚”。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n4esaic5ZaSnYwruiciayggcomomTHP7mQIKBcqCto58n26EcFWHkVHnQ/0
金沙砚石质细腻润泽,抚之若婴儿肌肤,叩之或深沉似木,或铮铮若铜。成砚贮水不涸,磨墨无声,腻而不滑,存墨不腐不冻。古人评砚,有”七珍八宝” 之说,即七眼为珍,八眼为宝。而金沙砚的石眼少者数个,多则数十个,乃至上百个。金沙砚厂生产的 “九龙砚” 有大小不等石眼 100余颗,被收入《神州探奇》一书;其上一枚石眼达8.8厘米,为中国砚石石眼之最。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ia9OoJf6dKTsiaXiaSian5u4rxsiaTne0wcpTWMjEnibkkSorvgPFETSHCfA/0
金沙砚敲之带木声,浑厚凝重,除了“重而轻、刚而柔、秀而娇”外,还有的名贵的石眼和花纹,如翡翠,金银线、石眼等。金沙砚石色青黑略带蓝,色彩丰富、质地高洁、娇嫩、细腻。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已发现的有石眼、青花、鱼脑冻、冰纹、云纹、金星、绿标等。其中石眼碧翠高洁,鲜活如猫眼,堪称一绝。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cgYhA6PwrviaEQl4Y64JVmFoFFH2lwDEyTFgFwH10Z5S2Ngw6icfdiasA/0
金沙砚石为绿泥绢云板岩,石质很细、很温润。金沙石以结核和花纹为特色,多为绿泥石结核和变质花纹,色泽、石品、花纹多样,很好看。发墨如何呢,摸如缎、磨如磨,下墨细腻,速度适中,是发墨最好的砚石之一,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好的金沙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接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金沙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所发墨色异常均匀,最适宜书写小楷。同时,金沙砚石中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石眼,为金沙砚所独有。金沙砚以其石奇、眼多、纹富、艺精而饮誉中外。近年来,这一砚种经名人、专家鉴定,名动四方。方毅、溥杰、启功、董寿平、吴冠中等名家纷纷吴冠中等纷纷题词,称其为“ 砚中珍品 ”、“ 文房奇品 ”、“美石奇品”、“砚中瑰宝”。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j5Kw2luj3l2WyBznUceV2QAwrreE3y8WIZX4m5LqEwJjpkkGuoibk8A/0
金沙江江北的凉山州会理县亦有出产(在凉山州出产的苴却砚为了区别于攀枝花苴却砚,被部分业内人士更名为金沙砚、金沙江砚),其实原石均出自一脉。与平地镇相距不远。金沙江水蜿蜒奔突的悬崖峭壁上,蕴藏着长期浸润于水的一种砚材瑰宝“苴却石”。 据说,在明清时期就有苴却古砚珍品问世。清宣统元年,苴却巡检宋光枢拿了三方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受到好评,从而成为文房珍品。但没过多久,苴却砚却失传了。由于地处荒僻,当广东高要县的端溪石,安徽歙县的龙尾石名震天下的时候,它却一直深藏于山中,不为世人所知,至宣统年间以它制成的砚台,才被人们发现,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选。但由于要在悬崖峭壁上取材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苴却石无法大量开采,被尘封了数十年,其间只有零星的开采,直到最近才进行了有规模的开发。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LmVc6Do642tEuFg9zrfMPLSZTon9ygn8NhzObVTiaRKW3XIl5nXERjw/0
金沙砚石呈略带猪肝色的深灰色,或呈黑色,质地细腻。具显微鳞片变晶结构,主要由呈定向排列的显微鳞片状水云母类黏土戍物组成,并含少量粉砂粒级的石英碎屑和具菱面体晶形的白云石微粒。具不明显的叶状构造。在呈紫黑色的地子上分布善战于圆形、椭圆形的火山泥球,此即工艺美术上所称之“石眼”。它呈碧绿色,由铁质物的规律分布展现出来,具同心放射状结构。主要由显微鳞片状蒙脱石类黏土矿物组成,并见有少量微粒状白云石菱面体及褐铁矿-铁质物等。金沙石为火山作用与正常沉积作用的混合产物。砚石紫黑,石眼碧翠,异常美丽。金沙石具有突出的和优美的石眼,这是它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色。加上它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温润,透水性极弱,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已成为制砚良材之一。用它制成的砚台可呵气成液,磨墨无声,发墨益毫,不腐不冻。手触之清凉,抚之若婴肤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ibUweWHkeIicMLQ2Picl2sdGefVLHH04Wub2GRZvUecxJjYpZOVQfzVqg/0
约在清末民国初,人们开始开采矿石用于金沙砚制作,其工艺一直流传至今。采石工人用纯手工开采,蜿蜒随石脉入洞深处。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ebLZs9TSMdKPGPThUJYCX9vic40D766F8qufSicB8H7k9jiayVzWGwI1w/0
开采出来的石料要许多工序才能制成精美的成品。首先要维料:将矿石分级,要求维料工能够“看穿石”,预测表面看不清的石品花纹,并初步定型,制作砚璞。设计:“因石构图,因材施艺”,注重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的综合工艺。雕刻:追求线条清晰、玲珑浮凸。刀艺分为深刀、浅刀、细刻、线刻、通雕。磨光:用油石加细河砂磨粗,磨去刀口、刀路,然后用滑石反复磨滑,直至手感光滑。随后“浸墨润石”,再用一两天的时间褪墨。配盒:紫檀、酸枝、楠木等木,为砚台配上“豹脚”,使砚台显得更加古朴凝重。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AWb78WJmGUsPkRpZISpdE7XMYJibPrY5wSL9ibsk7FdY0ePvM9v12aSA/0
开采出来的石料要许多工序才能制成精美的成品。首先要维料:将矿石分级,要求维料工能够“看穿石”,预测表面看不清的石品花纹,并初步定型,制作砚璞。设计:“因石构图,因材施艺”,注重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的综合工艺。雕刻:追求线条清晰、玲珑浮凸。刀艺分为深刀、浅刀、细刻、线刻、通雕。磨光:用油石加细河砂磨粗,磨去刀口、刀路,然后用滑石反复磨滑,直至手感光滑。随后“浸墨润石”,再用一两天的时间褪墨。配盒:紫檀、酸枝、楠木等木,为砚台配上“豹脚”,使砚台显得更加古朴凝重。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M26KQXjy0ib8SmX96mib6763uNoTtuR3GCaJSuogsps4bFzUTBSVibYLA/0
赏砚与品砚的知识从唐代已经开始慢慢积累,从宋的苏易简《文房四谱》开始,欧阳修、蔡襄、沈括等名重一时的大家纷纷对端砚的品赏作出评议与论断。名家赏砚的传统与民间故老相传的品砚法则结合起来,已经成为相当成熟的一门学问。
http://mmbiz.qpic.cn/mmbiz/kml18erN6NpibZZWbNSfB48jNpHgNccd5mJPic3rro6Dx1wNcuzpSD5OVRxtX6sgNHgib4ibP4HevN8guTD0hcicqWQ/0
金沙砚文化吸引了一大批石痴砚痴,金沙砚的收藏价值是金沙砚文化向心力中最具有现代性的一部分。民间收藏家手中聚集了一大批最珍贵的金沙砚,其中不乏难以论价的珍品,大多数深藏于密室。砚台最早生产时完全着力于使用价值,砚形比较单调,以箕形为多,唐以后慢慢在制砚过程中加入工艺成分,开始从纯文房用具演变成实用工艺品。及至明清,鉴赏与收藏砚台的风气大盛,制砚工艺得到很大突破。进入现代社会,书写器具文化发生了彻底的变革,金沙砚向收藏、鉴赏等用途发展。金沙砚经历了由实用品到文玩之物的发展过程,它现在已经完成了一个转变,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媒介,比如作为馈赠礼物等,或者为收藏家鉴赏家所珍藏。虽然角色发生转型,金沙砚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文化活力。
金沙江
,
收藏价值
,
澄泥砚
,
东方
,
中国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9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麻辣杂谈
平昌论坛
南部论坛
麻辣摄影
律师在线
都江堰论坛
走遍四川
安州论坛
蓬安论坛
南充论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